——上海新东苑沪剧团首次跨越江浙沪,将沪剧魅力带到北京
搜狐娱乐讯 11月28日,红色经典剧目《金绣娘》将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隆重上演,为首都观众呈现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心灵盛宴。此次演出由上海新东苑沪剧团倾情打造,将沪剧的艺术魅力带到北京,向全国展示上海文化沪剧艺术,让北京观众有幸聆听来自上海的声音。
《金绣娘》以1949年春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参谋梁超为了获取敌军江防情报,秘密潜入江南地区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的英勇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机智勇敢的女子金绣娘,两人在共同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最终,在金绣娘的帮助下,梁超不仅成功逃脱了敌人的追捕,还将重要的情报安全送达。这部沪剧以其紧凑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历史背景,充分展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理想。
早在1977年,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原上海沪剧院)创排第一版《金绣娘》时,就曾怀揣来北京演出的梦想,当时正值沈慧琴团长的恩师诸惠琴老师饰演金绣娘一角,但当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此次新东苑沪剧团与上海沪剧院联手复排《金绣娘》进京演出,不仅圆了当年《金绣娘》未能赴京上演的遗憾,也延续了恩师诸惠琴生前未达成的艺术心愿。
沈慧琴团长从2014年开始筹备上海新东苑沪剧团,始终以传承和发展沪剧艺术为己任,不仅注重传统剧目的传承,还积极探索新题材、新形式,力求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剧团积极拓展沪剧的传播渠道,致力于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推向全国。
此次进京演出的版本与以往的版本不同,在传承沪剧经典元素的基础上,上海新东苑沪剧团大胆创新,将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赏体验。这种创新不仅让艺术换发出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金绣娘》在北京的演出,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对沪剧艺术的一次重要推广,更是新东苑沪剧团建团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希望通过此次演出,让首都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沪剧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沪剧这一独特的戏剧形式,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认识沈慧琴
沈慧琴的沪剧“启蒙”源于17岁时向恩师诸惠琴学《大雷雨》,虽然沈慧琴并没有以沪剧表演为职业,但是她始终不忘自己的爱好,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组建了拥有38名雇员的新东苑沪剧团,坚持10年依然活跃在沪剧的舞台上。
“长江边,望北方,春光明媚。似见那,沙洲旁、耸立千桅杆。解放军,即将飞舟渡江来,到那时,湖光山色分外美。盼解放,迎解放、黎明千的战斗更艰难……”在即将来京演出的沪剧经典《金绣娘》一开场,沈慧琴就把观众吸引到渡江战役开始之际百姓期盼解放军到来的迫切心愿上。沈慧琴这段饱含深情的唱段,伴随她昂首期盼的身形,一定会引发观众的无限遐想。从小练就的沪剧唱腔功底,感情真切、唱腔动人,在细腻的表演中,把金绣娘一心抗战、机智勇敢,巧妙用计的性格特征,拿捏得十分精准,并且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这一切即将展现在北京观众面前。
这次她在《金绣娘》中的扮相和唱腔,充分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特别是第四场中心唱段“饮水思源不忘本”,那“三岁拿起讨饭篮、浑身是狗咬伤口皮鞭痕、七岁拿起绣花针,老板娘针刺我十指痛连心……新四军与穷人根连根,从此我心中亮起一盏灯,饮水思源不忘本……”45句大段唱腔,伴随剧中场景的切换调度,不仅彰显了她的戏曲功底,呈现出其恩师诸惠琴的风范,还体现了她用心传承沪剧,融合传统与现代审美与观众和演员同呼吸、共递进的新追求。
虽然是民办剧团,没有更多的观念束缚,但沈慧琴谈谈的更多的却是两个字:“传承”。她首先感谢的还是上海沪剧团。她在师承脉络上的关键人物,大多也是上海沪剧团中的几代演员里的顶梁柱。并且,在民营院团演出遇到困难时,首先提供帮助的也还是沪剧团,“缺少演员、伴奏员的时候,我们向沪剧团借,他们二话不说都同意的。”心存感恩的心,又在民间扎实的土壤中努力向前,祝愿沈慧琴和她的新东苑沪剧团越来越兴旺,也让来自上海的声音被北京听见。
认识沪剧
沪剧,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
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易于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
2006年,沪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54。
唱腔
沪剧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唱腔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板腔体唱腔包括以长腔长板为主的一些板式变化体唱腔,辅以迂回、三送、懒画眉等短曲和夜夜游、紫竹调、月月红等江南民间小调。曲牌体唱腔多数是明清俗曲、民间说唱的曲牌和江浙俚曲,也有从其他剧种吸收的曲牌及山歌、杂曲等。
伴奏乐器
沪剧的伴奏乐器,从对子戏时的一把胡琴、一副板和一面小锣,到20世纪40年代时较大的沪剧团已使用五至七、八件乐器伴奏。以竹筒二胡为主(俗称“申胡”),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箫等,属于江南丝竹类型配备,也采用支声复调手法演奏。后吸收了少数广东乐器,使一些江南丝竹乐及广东乐曲的音调融入唱腔过门中。
表演
沪剧的表演艺术,没有那种配合虚拟夸张的程式动作及伴奏念白的各种锣鼓点子的运用,打击乐很简单,并有在静场及某些情节中奏一段民间乐曲作为气氛音乐的做法。
建国后,有的剧团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的弦乐、木管乐(有时还有铜管),组成中西混合乐队;有的还设置电声乐器,应用复调、和声以管弦乐技法配器,向新歌剧及电影音乐借鉴,戏剧配乐和剧情紧密配合。与此同时,发展了前奏曲、幕间曲及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的运用。
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表演首先接受了戏曲传统表演特色,即唱、做、念、舞。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现实生活的深人体会,又广泛吸收新歌剧、电影、话剧以及其他剧种可以借鉴的表演方法,并与音乐、布景、灯光、服饰融为一体,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
脚色行当
不同时期沪剧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对子戏时期一生一旦居多,同场戏时期有了生行、丑行的分别。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小生又分正场小生、风流小生。旦行又名包头,分正场包头、娘娘包头、花包头、老包头、邋遢包头等。当时由于班社人手少,演员往往需要串扮。随着沪剧表演向文明戏、话剧靠拢,其脚色行当的分类日渐淡化,动作、念白均未形成行当程式,演唱也都使用真声。
代表剧目
沪剧主要剧目有《陆雅臣》《卖红菱》《十不许》《小分理》《捉牙虫》《阿必大回娘家》《女看灯》《庵堂相会》《顾鼎臣》《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阮玲玉自杀》《空谷兰》《冰娘惨史》《雷雨》《魂断蓝桥》《叛逆的女性》《碧落黄泉》《铁骨红梅》《大雷雨》《蝴蝶夫人》《罗汉钱》《为奴隶的母亲》《少奶奶的扇子》《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灯记》《张志新之死》《一个明星的遭遇》《明月照母心》《今日梦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