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6日电 (韩金雨)“幽默的语句、夸张的动作,往往是小品留给人们的印象,但小品的功能不仅仅只是逗乐观众。”近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文化馆编剧朱为接受采访时表示,她的作品题材偏向于现实洞察,反映社会热点,在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
朱为。邱川浩 摄
“作为编剧,我不是科班出身,最初的小品创作,都靠自己摸索。”2012年,大学主修文学的朱为因为工作关系开始接触小品。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她却凭借着对身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戏剧的热爱,走上了创作之路。
同年,翠屏区文化馆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朱为在乡村学校与孩子们聊天时,竟发现一个班有一大半都是留守儿童。“在聊天过程中,我发现了他们敏感、懂事得让人心疼,也缺乏安全感,这些素材和感悟我都揉进了创作中。”下乡结束后,话剧小戏《春归》便在朱为的笔下诞生了。该作品塑造了两代留守儿童的人物形象,并描写了童年时代亲情的缺失对儿童造成的隐痛与遗憾,以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作品也获得了四川省第七届戏剧小品作品比赛一等奖。
《春归》主创。受访者供图
朱为在创作之路上的“一鸣惊人”,让她进入了四川省剧目工作室的视野,被列入重点关注创作者后,几乎每年都可以得到四川省剧目工作室组织的培训机会。在培训过程中,朱为得以接触到一批活跃于省内的优秀创作者,和他们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我记得已故的严西秀老师有一次很认真地问我,‘你喜欢写戏吗?’,我说‘喜欢啊’。他告诉我,‘那你就写,一个劲儿地写!硬是要把它钻出来。’这些年来他的这句话一直在激励着我。”朱为表示,后来自己开始进军大戏创作时,又获得了四川省剧目工作室“重点签约剧目”和四川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资助,这对基层创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在翠屏区文化馆工作近20年,朱为并不为没能加入更大的剧团而感到遗憾。她认为,地方文化馆也能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基层是一个挺锻炼人的地方,“我们从策划、创作到排演,基本都可以独立完成。它可能没有专业院团那么专业、精致,但对人才队伍培养、地方文化的挖掘提炼、鲜活的生活素材积累等,都起到重要作用。”
扎根基层近20年,朱为采撷了一个个鲜活的生活题材,并将它们创作成了一部部引人关注和思考的获奖作品。比如2017年《上门的儿子》关注空巢老人,2019年《门》关注现代都市里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情,2021年《站在六楼上的鸡》描绘了流量时代的众生相……“发掘和提炼题材始终是创作的前提,要写身边的故事,写熟悉的生活,就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到的思考。”朱为说。
川剧小戏《塑心》。受访者供图
朱为表示,除了身边的生活题材,自己正尝试将当地传统文化融入作品。2023年,她首次创作了川剧小戏《塑心》,创新地将四川省级非遗项目——宜宾面塑与川剧结合。剧中,川剧表演唱段、身段、唱腔、人物特点展现得颇有特色,并提炼出了塑人塑心的文化内涵。作品在四川省第十九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当下我们提倡文化自信,包括近两年‘国潮’‘国风’的崛起,其实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当代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感兴趣了。”朱为表示,作为一名创作者,应该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用饱满的爱去拥抱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用婴童般的眼睛去打量身边世界,发现其中新鲜的、有话题度的、能发人深省的事情。“在作品表达上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我想,应在背靠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现代性和闪光点。”
朱为表示,近年来,国家对艺术创作、艺术人才的重视和扶持,四川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编剧,四川剧目未来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我的积累和素养还不足以精彩书写这个伟大的时代、抚慰生活中某些迷茫的心灵。但我会一直努力学习戏剧创作、拓展眼界,让我的创作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也不辜负自己的本心。”谈及未来,她坚定地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