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借助短视频和鬼畜在互联网梗传播上的强大能力,对无德中老年男性表示讽刺和攻击的东北方言词“老登”,大众已不陌生。
然而,你知道最近很红的“老登电影”指的是什么吗?
“老登电影”是对男性经典的逆反和解构
这个热词疑似起源于小红书,但真正大红大紫,是要归功于11月23日豆瓣“欧美娱”小组的某帖《学了个新词叫老登电影》。该帖一出,迅速引发组内成员热议,并很快扩散到全站,一度登顶热榜。
同时,“老登电影”甚至还衍生出“老登文学”“老登音乐”等五花八门的讨论……人人鉴登,随处可登,这一方面成为令部分网友狂欢的快乐源泉,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对这一概念“扣帽子”“反智”的批评和嘲讽。
在豆瓣原帖里,楼主是将“老登电影”当作《好东西》所属类型——“小妞电影”(chick flick)的对立概念提出,将“小妞电影”暗含的轻蔑含义加倍返还给了男性电影。于是,回帖的网友们瞬间被点燃,积极踊跃地列举出了海量“老登”电影的例子,可见“老登电影”作为一个标签的可用性,既直观,也万能。
单纯的回帖吐槽已经不能满足网友们的需要,随后,作为“万恶之源”的“欧美娱”组又出现了对豆瓣TOP250投票鉴“登味”的“民意大会”。
在这里,“老登电影”几乎等同于“爹味电影”“男权电影”攻击性加强的替代说法。而这些被点名开炮的经典作品,在批评者眼中,无不展现出过于男性中心的性别意识,具体表现总能踩中以下几点:
1. 对女性的直接凝视。这类影片往往将女性当作满足男性幻想或发泄需求的性客体,比如直球表现男性性幻想的所有电影都完美符合;
2. 虽不直接将女性角色性感化,但在塑造中仍然将其当作单薄刻板、缺乏主体性的工具。角色比重上以男性角色为主导,女性角色即使出现也是居于妻子、女儿等男权制下的从属地位。几乎是全男班底的《拯救大兵瑞恩》,三个男人一台戏、仅有“县长夫人”这一角担当丑角陪衬的《让子弹飞》,就是如此;
3. 题材和主题情感有浓郁的“男味”,常常能激起男性观众的幻想和自恋。战争、政治、历史、科幻、黑帮、权谋等或宏大或深沉的男性向题材,主题情感上包括但不限于保守的男权大家长观(《教父》),浪漫热血的男性情谊(《美国往事》),男性角色的精神成长(《闻香识女人》),等等等等……
当然,“老登电影”这个事件最大争议点,不在于其对某部具体电影的批判有没有道理,而是从这些过于严苛的性别视角出发,包括太多影史经典在内,几乎就没有多少男性创作者主导、或以男性为主角的电影能够逃过审判:从《教父》《拯救大兵瑞恩》再到《活着》《我不是药神》,从库布里克、诺兰再到周星驰、姜文的作品,无论新老中外,无论影史地位多高,“老登电影”的帽子,都会平等且不留情面地戴到它们头上。
坦白讲,如果将“老登电影”的名号放在人见人嫌的烂俗作品上,比如骂《娘道》是“老登电视剧”,就算批评内容有“上纲上线”的嫌疑,也不会收获太多不同意见。但姐妹们如今将这个标签贴在《教父》们身上,就解构了或粉丝很多、或权威地位难以动摇的“经典”们的神圣性。
所以很自然的是,这种过于偏激且具冒犯性的扣帽子行为,不仅引发了男性观众的反感,也并不被许多中立温和的女性观众所接受。
“老登电影”是性别先行的偏激帽子
实话实说,对部分经典电影过于“老登”的指控,其实也并非完全没道理。对于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样很大程度上靠剥削女角色性魅力而成为经典的男性意淫爽片而言,“男性凝视”的靶子打得并不太冤;像《闻香识女人》这样的“师父教你把妹”电影,纵使表演和故事感染力出色,但现在来看性别意识有点跟不上时代,也是事实。
这种批评,属于是男粉丝们固然觉得生气,也不太容易提出有理有据的反驳的。
但问题在于,在“反男”这个第一原则的指导下,“老登电影”的批判范围很快扩大化,以至于只要是男性导演作品,或是男性角色居多的“男人戏”,就统统可以“当堂判决死刑”——这就太离谱了。
如果说《拯救大兵瑞恩》仅仅因为“战争男人戏”的属性和激烈写实的突突场面就变成“老登电影”,那岂不是所有正面描写战争和暴力的电影,都很“老登”?
如果说《美丽心灵》仅仅因为讲的是男数学家在老婆支持下成功的“大男主”故事,就说它是“老登电影”,那是不是要把“男主女配”的异性恋电影全部打死?
就算把“男主女配”的异性恋电影打死了,像《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纯粹讲述男人间情谊,没有任何侮辱女性成分的电影,为何还是逃不过“老登电影”的标签?
根据这个意识形态挂帅、性别先行的“鉴登公式”来“拷打”经典电影,只能得出“万物皆可登”的疯魔结论。其根本的错误之处,是“老登电影”的审判者们忽视了自由、自强、爱情、勇敢、责任、荣誉等主题,并不因在特定的故事中由男性角色而演绎、体现就独属于男人,而是能够跨越性别、地域、种族的人类共通价值。
“经典”定义会受时代风向影响,并非恒久不变
不过,虽然“老登电影”里有太多扣帽子的乱批评,虽然本次有支持者认为“老登电影”完成了“对传统话语权的冲击”显得有些滑稽,但有一说一,这股风潮也揭示了“经典”文艺作品成型的部分真相:“经典”的超然地位,并非源于它们具有绝对不可质疑、在任何时代都均等的内在价值。
由于社会风向的变动,美学思潮的变化,甚至商业成绩的影响,非经典可以变成经典(大仲马、金庸、《哈利·波特》),某些经典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被淡忘。而所谓“影史Top”的排名,也并非一成不变。
还是说一个电影史的例子。
《视与听》是英国电影协会(BFI)所属的知名刊物,由它所举办的影史最佳评选一般十年才举办一次(1992年开始由单独的评论家票选榜改为评论家榜+导演榜+总榜),在国际影坛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哪些作品和作者属于电影史的“正典”(Canon)。
而在《视与听》1962-2012的六次评选中,前十名的影片变动并不大,《公民凯恩》《迷魂记》《游戏规则》《七武士》《教父》《八部半》等男性大师的代表作连续霸榜,仅仅是在相互次序上有细小变动。
但在2022年的的鼎革之际,《视与听》评论家榜投票选出的“历史第一电影”,却是由比利时女导演香特尔·阿克曼执导的日常系女性电影《让娜·迪尔曼》,堪称改天换地——要知道虽说《让娜·迪尔曼》的评论家评价向来高于导演评价,但在上一届2012年的评论家榜上,《让娜·迪尔曼》也仅仅排在第36名,这个上升的速度太快了。
与《让娜·迪尔曼》登顶同时出现的现象,还有女导演克莱尔·德尼的男同题材代表作《军中禁恋》也火箭般飞升到评论家榜第七,而《教父》《七武士》《搜索者》等“打打杀杀”、男性气质浓郁的经典,统统首次掉到了十名开外。
这次《视与听》的评选体现出的明显趋势,就是对女性杰作进行发掘和拔高,同时对相当一部分男性经典重新评价乃至“拉下神坛”。
如果全世界最遵循传统的权威影史经典榜单,都能因性别进步主义的全球浪潮而发生如此快、如此大的变化,那普通女观众或者影迷,由一部女性嗨片掀起“解构男性主义电影、挑战男性话语权威”的热潮,好像也理所当然——这都是全球女性主义的大浪潮驱动下的认知及舆情变化。
所以,虽然这次的“老登电影”批判者们有乱扣帽子、水平不高、上纲上线的一面,但这种“拨乱反正”并不全然是无脑发泄情绪,也有一定进步的社会意义——但重点是要以理性为根基,有理有据,不能矫枉过正扣帽子,用“猎巫”的心态搞单方面的性别狂欢,从统战角度来说,这也无助于女性舆论环境的改善。
支持女性电影不必无差别扫射男性电影
当然,和人类过往一切领域的文明史一样,长久以来在文艺创作领域的男女天平不对等,才是如今所有性别舆论乱象的根源。
同样的,部分女观众在对男性经典的批评中出现这么多非理性的因素,固然应该反思,但恐怕也不能全怪她们:无论是在过往电影史还是当下的电影中,男女性别视角的比例都太过失衡——大多数名导演是男人,大多数经典电影讲的是男性主角的故事,女性观众产生一些偏激的不平衡的心态,也不算奇怪。
尽管新世纪以来,世界电影的版图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导演和女性作品,但回顾20世纪的电影史,能够留下名号的杰出女导演远少于杰出男导演,甚至男导演所执导的女性电影杰作,都比女导演更多。
这恐怕并非是因为女性电影人的审美和创作能力弱于男导演,只是在上世纪的氛围中,女性当导演会遭遇成见,碰到玻璃天花板,导致女导演在基数上就远低于男导演。另外,也有女导演的杰作没有得到合理评估的因素。总而言之,就是在男女平等上,电影是欠了“历史账”的。
但针对这种历史不公平的反拨,应该是创造正向的舆论和市场环境,支持和鼓励更多女性电影人,创作以女性视角出发、体现女性生命经验和感知的不同类型电影,而不是无差别扫射那些从男性视角创作、但并不贬损女性的电影。
毕竟,没有任何创作者能完全超越自身性别、种族、境遇的局限,局限只是一种不可改变的预设值,它不一定代表缺点——男性电影一样,女性电影也一样。
(文/阿拉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