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主演的电影《走走停停》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这部电影以轻盈、松弛、温暖的质感,传递了“允许一切发生,做勇敢快乐的人”的治愈信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被各种压力裹挟着不得不向前看、朝前走,胡歌饰演的吴迪,一个北漂多年的编剧,在工作和感情双双失意后,沮丧地回到了家乡。让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现状,停下来思考生活的真谛。
《走走停停》的叙事结构巧妙而富有层次感,前半部分是轻松幽默的轻喜剧风格,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主角吴迪在北京事业爱情双失后的狼狈与无奈。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迅速拉近了观众与角色的距离,还为后续的情感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特别是母亲意外过世后的情节转折,影片逐渐过渡到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表达。这种转变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得整部影片的情感张力得以充分释放。
“留白”的运用,是影片在叙事上的一大亮点。导演并未将所有情节和细节都填满,而是留给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片中对吴迪和冯柳柳(高圆圆饰)这对人物关系的描述,不是人到中年久别重逢遇初恋的俗套戏码,而是点到为止、若即若离的描述;片尾吴迪最终选择继续前行还是停下脚步的开放式结局,都让观众在观影后能够久久回味,思考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走走停停》中的角色塑造尤为出色,尤其是男主角吴迪和母亲(岳红饰)这两个角色,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层面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吴迪作为一个典型的“脆皮青年”,在北京的奋斗历程中遭遇了种种挫折,但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回到家乡重新开始。这一过程中,他经历了从逃避到面对,从迷茫到坚定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与成长。
母亲的角色则更是全片的灵魂所在。母亲是包容吴迪“懒散无为”的后盾,她以一种松弛戏谑的生活态度,表达着饱经岁月后对于人生的通透练达。母亲的意外过世,不仅让吴迪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也让观众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这一情节的设置,不仅加深了影片的情感深度,更引发了观众对于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生活的思考。
“容许事与愿违,算不算一种勇气?”这是影片《走走停停》片尾曲《我活着呐》中的一句歌词。戏里处处彰显着:“事与愿违”的人生常态。明明想留在北京出人头地,结果回到重庆开出租;明明想在纪录片里展现风采,结果被塑造成了比现实处境还失败的loser;费尽心力的作品好不容易快要拍摄完成,中途母亲却突然离世……
这部戏不仅一直在违背主角的意愿,对观众的意愿也一直背离。你以为男女主会有感情戏,但或许只是一点点好感,生活的波涛让他们相聚了一段路,却又分道而行;你以为女主的纪录片拍出来就能解除她的人生困境,但现实是领导抢功还编造事实,这是多么真实的职场写照;你以为男主的影片会大获成功,改变他的人生,但现实是一个小奖并不足以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他或许仍旧需要继续开出租车。生活,本来就是希望与失望、快乐和落寞等所有情绪的集合体啊!
允许一切发生,是接纳自己是独特的个体。
漫漫人生里,彼此曾短暂照亮过彼此。冯柳柳拍纪录片的坚持鼓励吴迪重新扛起摄像机。吴迪离开老家逐梦北京的经历,点燃了冯柳柳走向更大舞台的勇气与向往。在那段走走停停的马路,我们有着不一样的目的地,有幸相遇,常常交错。
允许一切发生,是坦然接受命运的无常。
吴迪的母亲是全片中能量很强的一个人物,家庭主妇外壳包裹下,有着丰富深邃的内在。母亲的松弛,是带着与自身命运达成自洽和和解后的黑色幽默。她没有拍过电影,但愿意配合儿子拍摄影片时的所有需求,没有演员的经验,但她说,在人生的这个舞台上,她演了一辈子。配合吴迪电影拍摄的过程,是母亲对于内心遥远无法企及的梦,一次具象化的抵达。
允许一切发生,是纵使遍体鳞伤,仍要疗伤前行。
影片对于亲人离开的情绪处理极其克制,几乎没有眼泪宣泄。吴迪完成了电影创作后,务实开起了出租车养活自己;妹妹决定离开家乡,勇敢尝试,把热爱变成工作;爸爸用一种最接近母亲的样子,深深得靠近了那个不被理解的妻子。很想念你,所以要像你一样,生机勃勃地活。
《走走停停》用真诚的笔触抚慰着每一个活在巨大痛苦和压力下的人。在走和停的间隙里,在上进和躺平的矛盾中,它娓娓道来:放轻松,在自己的时区里,走走停停。允许一切发生,做勇敢快乐的人!
□张雅斐
(责编:马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