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声誉崩塌,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李小冉在《一路繁花》中的表现,犹如一面显影镜,揭示了其负面形象的真实写照。
这不禁让人觉得讽刺,因为就年龄而言,李小冉本应是真人秀节目中的得心应手者。
她并未如刘晓庆那般需要特别照顾的年迈,也未似向太那般因健康问题需依赖轮椅出行的特殊状况。而且身后更有制片人老公的支撑,可偏偏她在节目中展现的形象最让人不悦。
从一个富家太太,她竟然在剧组中变成了人人避之的恶人,这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她一天只吃一顿饭,还要强行要求他人与她同步。蔡明因饥饿出现低血糖时,她却仍纠结于是否要购买一条鱼。对于这样的行为,有句话说得恰如其分:“连基本生存需求都要管控的人,如何能胜任一个领队?”
李小冉一开始便在节目中踏错了步调。前导片中,她对刘晓庆流露出诸多不满,而对向太却大加赞赏。这种明显偏袒的做法,即使路人也会感到难以接受。她显然没有掌握好娱乐圈中的人情世故和社交规则,这不仅仅体现在智商和情商上,更反映出她对别人的忽视和漠不关心。
当李小冉与徐佳宁结婚时,外界曾盛赞她嫁得好,丈夫曾豪言“五个亿随她支配”。然而,为何在这样的经济实力下,她仍选择参与这种容易翻车的综艺节目呢?这或许是因为公司经营不善急需现金流,或是生活过于顺遂而忘记了江湖的险恶。
然而,更令人失望的是她对年轻一代的态度。行李送错地方本是一个小问题,但李小冉与向太却将其放大为一场大戏。她们一唱一和地“关心”男生,看似善解人意,实则是在故意煽动情绪。对于像贺俊琳和牛在在这样的体力劳动者来说,这种虚情假意的关心反而显得格外刺耳。
这次真人秀给李小冉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与刘晓庆这样的资深艺人相比,虽然其言辞可能直率而令人不悦,但至少坦诚直率。而像“年轻人吃点苦头无伤大雅”这样的观点虽然听来不适,但也没有错处。相反地,李小冉的作为让人怀疑她是否利用年轻人制造话题以提升自己。
最为讽刺的是她的做法并未赢得同情,反而让她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蔡明后来曾直言其领队风格导致人员关系紧张。上午才起床的她竟要求别人跟随她的饮食节奏忍饥挨饿。一个缺乏共情能力的领队怎能带好队伍呢?
回看这起风波的始末,与其说是节目组的问题,不如说是嘉宾们真实面貌的曝光。真人秀的最大魅力在于其真实性,它能无情地拆穿每个人精心塑造的人设。李小冉平日里塑造的文艺女神形象在短短几集节目中便彻底崩塌了。这不禁让人想起另一位因综艺而名誉受损的艺人周雨彤。
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切本可避免。不接这类节目便无风无浪。娱乐圈中并非每位艺人都适合参与真人秀节目。尤其是那些依赖人设立足的艺人一旦本性暴露“塌房”便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了。李小冉此次的经历或许能提醒其他艺人应谨慎选择参与的节目类型毕竟镜头不会说谎再完美的人设也掩盖不了本性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