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谭克
史上最强春节档即将在明天正式开打。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档有了提前“抢跑”的选手。曾在七年前取得春节档票房冠军的《红海行动》续作《蛟龙行动》“提前开打”,已经于26、27两日在全国近800块IMAX银幕进行了超前点映,获得了十分不错的场均上座率以及口碑反馈。
虽然在大年初一,《蛟龙行动》的预售票房表现和排片占比并不占优,但通过《蛟龙行动》的点映票房表现以及口碑情况,我们可以肯定,正如七年前春节档的一路逆袭一样,2025春节档的电影市场同样不会辜负《蛟龙行动》。
国产电影史上最强制作
2016年国庆档,《湄公河行动》映前并不被看好,首日票房仅位列第三位,但凭借过硬的口碑取得了11.86亿票房问鼎当年国庆档冠军,并成为当年的国产片票房第三位。同时,导演“林超贤”这个名字被更多的观众所熟知。
2018年春节档,林超贤导演执导的“行动”系列的第二部作品《红海行动》上映,由于缺乏重量级流量明星,首日排片和票房仅有第四名,但同样凭借豆瓣8.2的高分一路慢慢逆袭,最终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取得36.52亿票房。时至今日,说到国产军事动作题材影片,《红海行动》依然是大多数影迷心中当仁不让的第一名。
此后林超贤导演又接连参与了抗美援朝题材影片《长津湖》以及《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创作并取得了破影史纪录的票房成绩。终于在今年春节档,为观众带来了“行动”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蛟龙行动》。
和传统的当代军事动作片不同,作为背景设置在近未来的战争动作片,《蛟龙行动》当中也启用了一些含有高科技科幻元素的装备。而七年前在《红海行动》中与观众见面的“蛟龙突击队”,则面临着新老成员重新组合,人数更多、装备更精良、任务更艰巨、战场更多样。而与《红海行动》主要都是陆地作战不同,《蛟龙行动》的场面全面升级,近身搏击、持枪对敌、指挥潜艇、远程作战等大大小小的战斗皆有呈现。
作为今年春节档影片中投资最大的一部,《蛟龙行动》这一次筹备7年,最让观众惊讶的也是剧组1:1打造潜艇置景电影中的“龙鲸号”全长120米,宽11米,高16米,宛如一座钢铁巨兽。内部设计也同时还原了现实中的潜艇构造,完美还原了真实潜艇舱室,每个舱室都有着独特而关键的作用。据称负责设计“龙鲸号”与其他海底场景的专业美术组成员接近200名,剧组全员最多时高达1300余人。
而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都只是为拍出“面向国际的、属于中国人的潜艇大片”,不少提前看过影片的观众也表示,“《蛟龙行动》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军事动作商业大片,甚至在全球电影史上都史无前例的壮举。”
敢点映,真口碑
绝不对外看片曾是春节档的主基调。
历年春节档,绝大多数影片都不会提前进行点映,甚至很多都没有首映礼和院线看片会,害怕口碑提早泄露提前曝光自己,一方面害怕点映分散了大年初一公映后的票房预售及热度,另一方面春节档相比其他档期也会具备更大的舆情风险,提前看片也怕被同档期竞品抓住机会。
而这一次《蛟龙行动》不仅仅提前举办了业务看片和全国院线影管看片会,更是提前三天进行全国点映,可见片方对影片的口碑有着十足的信心。
从点映的口碑反馈来看,《蛟龙行动》也的确得到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全程起飞、头皮发麻”、“比《红海行动》更燃更炸”、“全程无尿点”、“潜艇大战惊心动魄”,如此高质量的评价,也难怪影片并不惧怕点映。从数据上来看,《蛟龙行动》的点映表现也非常不错。27日点映的场均人次、上座率以及票房对比26日都有着不小的增幅表现。
可以说,从目前第一波点映口碑来看,《蛟龙行动》已经经住了春节档最苛刻的这一部分观众的审视。而电影扩散的好口碑以及不错的上座率表现,也已经反馈到了正式公映之后的表现,公映的排片场次和预售票房在点映扩散之后有了明显的增加,也给《蛟龙行动》后续的票房表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真·国产商业大片
国产大片需要机会。
早在一个多月前,2025春节档是否是中国电影的最后一个机会就在业内开展了相关讨论。2024年大盘仅报收425亿,对比2023年大幅下滑。而情报君认为,相对比票房数字下滑更严重的问题还有两个,一个是国产重工业大片的缺失,在2023年仅有的几部票房爆款中,缺少了类似往年的《八佰》《长津湖》《流浪地球2》这样的重工业大制作;另一个则是男性观众大量的流失,好莱坞系列大片的票房断崖式下滑导致原本大量的男性观众不再选择去电影院,也造成了观众的流失。
电影行业需要与短视频以及游戏对抗。面对上面两个问题,《蛟龙行动》的成功与否则是关键。春节档需要各式各样的类型片,丰富观众的选择,军事动作片同样如此。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再到《蛟龙行动》,“行动系列”一直代表着国产军事动作片的标杆。可以说,博纳是在为电影行业的未来拍的电影。
博纳不断探索国产商业大片可能性的行业责任,近十几年来开拓了主旋律商业片、国产军事动作片等多个重工业类型片的发展,努力做到国产影视工业与好莱坞接轨甚至超越,而在《蛟龙行动》之后,博纳后续的《四渡赤水》《克什米尔公主号》也同样值得观众期待。
虽然目前《蛟龙行动》在春节档的预售和排片数据上并不太占优势,但逆袭和黑马一直都是春节档的常客。事实上,逆袭一直是博纳的标签之一,除了上文提到的《湄公河行动》以及《红海行动》外,最近几年的大档期中,包括《乘风破浪》《追龙》《无双》等片,也都不同程度实现了票房的逆袭。相信口碑已经“明牌”的《蛟龙行动》能够凭借过硬的质量,在春节档再次助博纳实现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