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芭蕾舞团”登上央视舞台
学员的脚趾都伤痕累累
学员们仪态优雅
制图/韩露
中央电视台2025年蛇年春晚衍生节目《开门迎春晚》中,有一支“花甲芭蕾舞团”备受关注与喜爱。
舞团中大多是退休后才接触芭蕾的非专业舞者,她们曾是教师、财务人员、工程师、医护人员、铁路职工……对芭蕾的热爱使均龄超过60岁的她们聚到一起,立起足尖,凭借热爱与坚持,“踮”出美丽姿态、自律状态、年轻心态,也舞出老有所乐的丰富与多彩。
从河南洛阳的老年大学到央视舞台,“芭蕾奶奶”们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跳芭蕾舞后,她浑身是劲儿、走路带风
在这个芭蕾舞培训班中,最年长的是教练吕亚娜,已过古稀之年的她,把青春和热爱都奉献给了芭蕾舞艺术。
年轻时,她曾是当地歌舞团首席演员,担任过舞蹈剧《白毛女》“喜儿”一角。2023年初,洛阳市老年大学成立了首个老年芭蕾舞培训班,吕亚娜被聘请担任芭蕾舞的专业教学工作。
吕亚娜说,芭蕾舞不好学,对学员的身体柔韧性、爆发力等有着严格要求,年轻人学起来都很难,更何况上了年纪的人。
尽管面对的是非科班出身、零基础的中老年学员,但吕亚娜自有一套教学方法。她从简到难,由浅入深,把每个动作分解开来,手把手地教学员。学员进步慢,她深知不能急,提醒大家某个动作一天练不好就练两天,一年不行就两年,一定要坚持下去。
她说,为了练好“开、绷、直、立”等基本功,学员们压脚、拉筋,要忍受难以想象的疼痛,而且仅凭在课堂上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大家私下到舞蹈班练、在家练,只要地面平坦,就能成为她们的舞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员们学了芭蕾舞以后,身体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受访的学员表示,这个爱好,她们会坚持下去,再苦再累也值得。
“可能是遗传因素,我的上身不是很舒展。”学员宋艳说,现在她感觉身材更加挺拔,不少朋友见到她,经常发出“你咋逆生长,越活越年轻”的感慨。
学员于英以前久坐办公室,留下了腰酸背痛的毛病,自从学跳芭蕾舞后,浑身是劲儿、走路带风。
芭蕾已成为这群花甲芭蕾舞者的精神追求
从开班之初只有十几人,到如今老年芭蕾舞培训班已有70多人,年龄最大的学员已有66岁。
一群高龄的芭蕾舞者,虽然她们已经不再年轻,但她们有着青春的姿态,依然穿着舞鞋翩翩起舞。而且她们将芭蕾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只要有她们出现的地方,就有优雅的身影。
学员赵伟因为气质出挑被老师选中学习芭蕾,刚开始,她觉得跳芭蕾是电视里的人才做的事,更何况从没有接触过。在老师的劝说和指引下,她决定试试。
“我也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把它完成的,”赵伟说,“感觉这么多年好像终于实现了梦想,最起码能有点自信了。”
芭蕾舞最难的部分就是足尖上的功夫,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想要跳好芭蕾,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的。为了练好基本功,更好地展现芭蕾的美,赵伟和她的伙伴们勤加训练,在家里对着手机学习芭蕾舞名家的动作要领,窗台、餐桌、凳子都变成练功的把杆,有时甚至做饭也会踮起足尖。
练功房内,大家穿着特制的足尖鞋,压腿、旋转,克服身体上的不适,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自己。想要有所进步,赵伟和她的伙伴们要付出比年轻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
“我之前掉过趾甲,有一次比这个还严重,很疼但还是喜欢芭蕾,脚立起来那一刻还是漂亮好看的。”赵伟说。
日复一日的练习,每一次立起的足尖,对于她们来说都是一次鼓励。打好了基础,结合学员们的实际情况,老年芭蕾舞培训班将芭蕾舞和民族舞、现代舞等舞种相结合,来创作新的舞蹈。
从不可能到试试看,再到如今获得众多的赞美,芭蕾已成为这群花甲芭蕾舞者的精神追求,她们觉得应该把这份快乐带给更多人。
(文/图据央视新闻、洛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