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又是一个周末。50岁的张俊魁和妻子贾云玉开车从市区出发,前往平定县张庄村补拍镜头。“前几天去了一次,但拍摄镜头不够多,剪辑出来的视频镜头单一。趁着今天休息,我们再去一趟。”张俊魁说。
像这样在休息日,前往我市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美丽休闲乡村,拍摄村里的宅院民居、红色遗迹,听村民讲述祖传家训、民俗风情,张俊魁已经坚持了一年。一年来,他走访我市200多个村庄,拍摄短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短视频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村庄的“美”,得到不少网友好评,播放量超300万次,点赞量超3万个。
张俊魁是土生土长的阳泉人,目前在一家私营企业做营销策划工作。小时候,张俊魁经常听父母讲阳泉一些村庄的故事,总想着有一天能走访这些村庄并拍成视频,向大家一个个介绍。2024年初,张俊魁化理想为行动:“早就想干了,可惜时机不成熟。现在,孩子参加工作,老人不需要照顾,工作游刃有余,我终于腾出手了。”
郊区南沟村狼峪是张俊魁去的第一个地方。去之前,他研究路线、搜集资料、检查装备……尽可能准备充分。到了村里,他按照计划拍摄了狼峪抗战英烈纪念碑、范子侠将军塑像、无名烈士之墓……短视频发布后,吸引了不少人关注。随后,他又陆续前往平定县南庄村、盂县石家塔村、郊区三都村等,拍摄短视频。
为了更好展现这些村庄的“美”,张俊魁开始撰写讲稿并增加配音,进一步丰富视频内容。他说:“宣传村庄,需要尽可能准确。我托人找到了《平定县志》《平定州志》《郊区文史》等,先做足功课,再撰写讲稿。”随着发布的视频越来越多,张俊魁收获了不少“粉丝”。大家纷纷给他留言——“讲得很好,知识量很大。”“感谢宣传我们村!”“大哥,有机会到俺村来看看。”人们的留言和鼓励,更加坚定了张俊魁继续拍摄短视频的决心。
事非经过不知难。张俊魁回忆说,有时候到村里拍摄遇上下雪,道路湿滑汽车没办法通行,他只能拿着设备步行前往。走一两个小时,手脚冻麻是小事,最麻烦的是设备被冻坏无法开机使用。后来,张俊魁索性随身装个暖宝宝,给设备保暖。此外,有些宅院民居并非每天对外开放,扑空也是经常遇到的。对此,他只能多次前往,直到拍出满意的画面。
“不顺利,几天拍一个村庄;顺利了,一天拍几个村庄。过程虽然辛苦,但我也收获了很多。”张俊魁说,“我经常遇到热心的村民,他们让我很感动。”有一次,张俊魁到平定县南后峪村拍摄视频。因为道路不熟悉,有几个地方他找不到。他询问当地村民,大家不仅热情给他指路,还放下手里的农活,步行带他前往。还有一次到盂县王炭咀村拍摄,正巧赶上中午,数字乡村党建馆闭馆。村干部和讲解员了解到他特意从市里赶来拍摄,牺牲午休时间,热情为他讲解村里的情况。
如今,张俊魁已经拍摄并发布了300多条短视频。在拍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粉丝”和他打招呼,他都热情回应。“平定县和郊区离市里近,我去的比较多。下一步,我将克服困难,争取多走访一些盂县的村庄,宣传家乡‘美’。”张俊魁这样打算。 张泉东 杜振科文/图
来源 | 阳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