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平原上的火焰》正式上映,从2021年春节档的电影《刺杀小说家》到网剧《平原上的摩西》以及已经开机的电影《飞行家》,作家双雪涛的小说以奇崛姿态映入影视IP视野。
2017年,《飞行家》出版之初,双雪涛曾经来青,在方所书店接受记者的专访,那时候他已经开始和导演张骥筹备《平原上的摩西》。“2015年就开始商量,2020年电影拍摄,到2025年正式上映已经过了整整十年,真是十年一觉电影梦。”
双雪涛的作品大多具有鲜明的“影视感”,叙述充满张力,场景、环境如同被强光照耀般纤毫毕现,人物个个形象鲜明将东北特有的文化与现实主义叙事完美结合,展现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犯罪故事。
《平原上的摩西》是双雪涛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首发于2015年第2期的《收获》杂志。作品刊出后就备受影视公司青睐,而电影的改编则是一场挑战。
双雪涛去看自己小说的改编作品,他都有一种挺奇怪的状态:能忘记这个小说是自己写的,完全沉浸于一个观众的视角。火焰的意象更是层次丰富,既代表着毁灭,又象征着救赎与重生,为观众留下一份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共鸣。董子健与刘昊然的“双庄树”隔空对话,似乎在无形中为观众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视野。
在热衷于看电影的双雪涛看来,文学的影视改编实现的是一种合作式作品,好的改编可以由文本生发出去,产生多个影视版本双雪涛的小说《刺杀小说家》《平原上的摩西》已经被影视改编,他在比较小说和电影的过程中认为导演路阳是一个善于维护原著内核再做影像语言提升的导演。他也并不担心自己写作时是否会被影视改编预期所提前干扰,“我个人认为,首先一个作品要先形成它自己,才有可能形成其他模样,所以我必须先完成小说本身的模样,这种乐趣是不能被损害的。”作为“迷雾剧场”的总制片人,戴莹认为悬疑作为一种古老的叙事策略同样也在参与着现实表达,她介绍表示当初选择改编紫金陈的小说一方面是看中了他作品良好的读者基础,有一定的IP改编延展性,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以精品网剧的形式来尝试打造剧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