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开始,内娱综艺市场便涌现出一连串波动。一档曾备受瞩目的音乐综艺,在播出几期后,口碑迅速滑坡,观众纷纷吐槽其内容空洞,过度依赖流量明星,缺乏音乐的真正内涵。这种现象并非孤立,近年来,内娱综艺面临着各种困境,内容同质化、嘉宾负面事件频发等问题让整个行业的未来充满挑战。就像《演员请就位3》的停播所带来的警示,行业不得不重新审视综艺的未来发展方向。
现阶段,内娱综艺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亟需解决。
流量算法在综艺创作中的影响愈加显著。如今,各大平台为了追求流量数据,算法已成为综艺制作的“指挥棒”。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平台根据大数据分析,将更多镜头和话题集中在那些话题性强、流量大的姐姐身上,而一些没有话题性的姐姐虽然实力不凡,却被边缘化。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提升了节目的热度,但却偏离了最初展现女性多元魅力与成长的初衷。据统计,近三年来,超过80%的热门综艺在内容创作上受到了算法的深度干预,导致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观众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
人设造假问题也频繁出现。某档恋爱观察综艺中,一位男嘉宾精心塑造的“温柔暖男”形象,播出不久便被网友揭露为虚假包装。节目中的温柔细心与现实中的“另一副模样”形成鲜明对比。人设造假不仅让观众的情感被欺骗,也严重损害了观众对综艺节目真实性的信任,直接影响了综艺行业的信誉。
数据造假现象依然猖獗。尽管行业在严打数据造假,但刷量、刷评论、刷点赞等虚假数据仍在泛滥。很多新上线的综艺通过刷量公司短时间内制造出虚假的热度和播放量,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广告商的投放决策,也让真正用心制作的优质节目失去应有的关注,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
面对这些乱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早在2024年便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强对综艺节目的监管。政策明确要求综艺内容注重价值观引导,严格控制低俗、媚俗内容,并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政策强调节目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遏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严格控制嘉宾片酬,并鼓励优质内容的创作。然而,政策的执行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平台和制作方依然抱有侥幸心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政策要求。一位资深媒体人曾表示:“目前很多平台过于看重流量,因为流量意味着广告收入,这使得政策执行遇到了巨大阻力。”
然而,也有一些综艺节目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践行“内容为王”的理念。例如,《守护解放西》这档记录长沙坡子街派出所民警日常工作的综艺,虽然没有明星大咖,也没有刻意制造的冲突和话题,却凭借真实的生活记录和温暖的人文关怀,获得了豆瓣8.6的高评分,收获了大量观众的喜爱与好评。还有《奇遇人生》,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旅行体验,展现不同人物的生活故事和人生感悟,成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当综艺回归真实,关注人性与生活时,依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于2025年的内娱综艺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变革的关键年份。综艺行业要么顺应政策,回归内容本质,凭借优质节目赢得观众和市场;要么继续被流量和虚假数据裹挟,最终被市场和观众抛弃。让我们共同期待,内娱综艺能够迎来更加健康和优质的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冰溪洋(笔名),原名杨锡冰,河南信阳商城人,娱评人、资深博主,曾荣获责任中国——人民网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人民网2014年度十大微博网友;央视网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精英博主奖、2012年度十大人气草根博主奖、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2024年度顶端文学十佳散文创作者、2024顶端人气创作者TOP100;入围“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200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