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浙江卫视的亲子综艺节目《我们的爸爸》中,麦琳分享减肥心得的片段引发了网友的广泛抵制。节目播出后,社交媒体瞬间被大量负面评论淹没,网友们纷纷呼吁“举报麦琳”“抵制麦琳式网红”,甚至节目组在微博评论区不得不开启“评论精选”来屏蔽争议。在来自舆论的巨大压力下,节目赞助商友臣和君乐宝迅速发表声明,表示将全面下架麦琳的后续内容,并减少她的镜头出现。
麦琳此前因参与情感综艺《再见爱人第四季》受到了激烈的争议。节目中,她与丈夫李行亮的互动被部分观众视为“言行不当”,甚至被贴上“黑红”标签。例如,他们在节目中的私下对话被网友误解为“床戏”,导致李行亮的工作机会大幅减少。尽管麦琳在节目结束后尝试转型为“积极形象”,但网友们质疑她此举的动机,认为她与MCN机构无忧传媒(曾成功包装张大大)的签约意在为直播带货铺路。
网友普遍认为,利用争议获取流量然后再“洗白”的模式已成为行业的常态。麦琳的情况被视作一个典型案例:她在《再见爱人》中因性格直率引发争议,节目结束后迅速转向直播与综艺,这种反差加剧了公众的不信任。有观点指出,其他男性嘉宾如杨子、留几手虽然也走黑红路线,但公众对他们的包容度较高,凸显出性别差异的存在。
在《我们的爸爸》中,麦琳分享的减肥心得本意是希望能激励观众,但有部分网友认为她的言论显得轻浮,甚至可能传递不健康的价值观念。营养学专家指出,网红在讨论敏感话题时需谨慎,避免误导青少年。同时,麦琳的“高调转型”与节目亲子主题之间的矛盾,也让观众质疑节目组的选角逻辑。
友臣提到,在各方压力下,卫视已将麦琳的后续内容全面下架,并强调艺人的行为与品牌无关;君乐宝则表示正在与节目组沟通,减少麦琳的镜头出现,以降低舆论风险。这一反应表明品牌对公众情绪的敏感,但也引发了争议:一些网友认为赞助商过于妥协,损害了艺人的表达空间;而支持者则认为,抵制行动是对“黑红流量”的必要纠错。
综艺节目为了追求话题度,常常选择争议性嘉宾,但如果缺乏正向引导,则可能引发公众反感。例如,《再见爱人》虽然聚焦于婚姻矛盾,但过度剪辑和片面呈现却导致嘉宾形象被扭曲。此次事件后,节目制作方需更谨慎地平衡流量与价值观的传递。
麦琳的案例揭示了公众对“黑红”路径的高度警惕。网友们呼吁艺人应以真诚而非炒作来维系影响力,而品牌则需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在类似的争议中,男性艺人往往享有更多宽容(如杨子、留几手),而女性艺人则面临更严格的道德审视。这种差异反映出社会对女性公众人物的隐性规训。
麦琳的抵制事件不仅表现出了个人形象的危机,更是娱乐圈生态的缩影。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如何平衡真实表达与公众期待,如何界定综艺节目的娱乐性与社会责任感,依然是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正如网友所言:“黑红或许能带来短期热度,但唯有真诚才能赢得长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