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市营业中》团综在《与凤行》大结局后上线,却因“付费观看”引起了热议。当一部爆款剧的“售后服务”开始定价,观众究竟是甘愿为情怀埋单,还是甘心当“韭菜”?平台背后藏着怎样的商业策略?赵丽颖和林更新的“摸头抱”甜蜜瞬间上了热搜,中式恐怖密室引发广泛讨论,但15元起的“会员专享礼包”却让网友争议不断——这付费团综,真的是收割粉丝的钱包新方式,还是长视频平台突破商业瓶颈的关键?
《与凤行》团综的付费模式有两种:一是“推市迎凤礼包”,VIP会员15元、非会员24元,解锁正片、独家花絮与幕后畅聊;二是“凤临推市礼包”,VIP专享30元,打包团综与大结局点映礼。平台将“剧集收官仪式感”和“CP售后糖”捆绑销售,既满足粉丝沉浸式磕糖的需求,又通过差异化定价刺激会员转化。数据显示,团综上线10小时,站内热度突破2.1万,猫眼综艺榜跃升前三,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表面看似“割韭菜”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平台对“爆款长尾价值”的深入挖掘。
舆情分析显示,付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三类人群:第一类是“上头CP粉”,剧中沈璃与行止的开放式结局,在团综中被“早生贵子”婚床布置、密室保护杀等情节填补,达成情感代偿;第二类是演员忠实粉,赵丽颖“赵小刀”的人设和林更新“东北梗王”的反差萌成为吸粉武器,主演微博粉丝增长超过400万;第三类是密室推理爱好者,中式恐怖题材结合非遗民俗元素,吸引了垂直圈层的用户。
尽管也有观众选择“等免费”,但腾讯视频通过限时付费、独家内容等策略,将剧集热度成功转化为即时消费——粉丝经济与垂直内容的双重推动,使付费团综成为了“小众狂欢,大众围观”的新物种。
《与凤行》团综能够撬动付费,关键在于打破“粗制售后”的常规,以综艺工业化标准打造内容:创新题材,结合中式恐怖密室与民俗文化,延续《明星大侦探》团队的强推理基因;嘉宾反差,赵丽颖躲林更新身后,刘冠麟从“天君”变身搞笑担当,增强真人秀的戏剧性;情怀营销,还原剧中“行止小院”以及经典“约莫文学”场景,让剧迷纷纷表示“售后天花板”。
与此前《宁安如梦》《大宋少年志》等团综相比,后者由于制作粗糙或与剧集热度脱节,未能成功复制。《与凤行》团综通过优质内容消解了“割韭菜”的争议——观众并非拒绝付费,而是拒绝为粗糙的内容买单。
尽管《与凤行》团综获得一定成功,但质疑之声仍然存在:内容同质化,大多数团综过度依赖CP营销,缺乏创新;定价敏感度,15-30元的定价与1个月视频会员相当,性价比遭到批评;用户疲劳,点映礼、周边商品和演唱会等衍生品扎堆,容易引发“被割”的反感。
不过,行业趋势已经不可逆——2024年,《狐妖小红娘》《长相思2》等古偶剧计划推出团综,芒果TV甚至为《大宋少年志2》推出了两档衍生综艺。未来的关键在于平台能否打造“电影级团综”,打破圈层壁垒,使“为内容付费”成为观众的共识。
《与凤行》团综付费的争议揭示了长视频商业化的新篇章。当观众为“赵丽颖摸头杀”付费时,他们买的不仅仅是CP糖,而是对优质内容的情感投资。如果这种“爆款衍生实验”能够持续产出《推市营业中》这样的精品,或许真的能改写行业规则——毕竟,好内容永远不愁找不到买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