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沈荣海骑着电动车上街,遭遇车祸,断了三根肋骨。7天后,他在杭州登台,晚上7点半演出,6点半化妆,多了一道“流程”——吞止痛片、打封闭针。6月30日,《石库门的笑声》主创毛猛达、沈荣海、张民权做客朵云书院·戏剧店,分享戏里戏外故事。回忆半年前杭州演出经历,沈荣海开玩笑,“‘倒’在台上光荣。”
9月,迎来6周年的《石库门的笑声》重归首演地兰心大戏院。6年里,《石库门的笑声》演出160场,73岁的沈荣海说,“我们没有霸占舞台,我们是过瘾头。”为保持演出好状态,他能做100个俯卧撑,“没有健身,我的脑震荡、肋骨没有恢复得那么快。”
“站上台就有责任心、荣誉感,要满足观众的需求,所以要锻炼身体,一直有好状态”,老搭档毛猛达说,《石库门的笑声》演出6年,有感动、有期待,也有压力,“以前看独脚戏、滑稽戏不要钱,都是发的票,《石库门的笑声》走市场,我们生怕演不好,观众不满意。”
演了160场《石库门的笑声》,毛猛达、沈荣海坚持每场演出开始前对词,结束后复牌。每轮演出前,两人审视“包袱”,原来3小时表演慢慢缩减了15分钟。“欢喜这门艺术,才会一直研究。”沈荣海说,“每个‘包袱’都是用心想的,舍不得删,但是只有不断去芜存菁、不断升级才有更好的效果。”张民权主持了160场《石库门的笑声》,“场场,我都在笑,被他们逗笑了。”
“与其哀叹市场不好、不灵,不如问问自己灵不灵。”在毛猛达看来,独脚戏、滑稽戏要随时代变化而发展,“这是我的命根、我的事业,我的一辈子。应对开心麻花与脱口秀的挑战,不断创新,我们的观众就在这里。”
走出剧场,毛猛达、沈荣海去大学、中学做《石库门的笑声》推广讲座,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准备不同内容。他们欣喜地从观众得知,英国街头有人在看手机里的《石库门的笑声》片段,海外游子回上海过年,把去剧场看《石库门的笑声》作为行程中的一站。“坚持下去,继续努力,让更多人看‘石库门’。”毛猛达说。
毛猛达
分享会上,毛猛达透露,《石库门的笑声》将去无锡,未来有计划走出国门,“杭嘉湖、苏锡常……整个长三角地区都是《石库门的笑声》潜在舞台。5月,《石库门的笑声》登陆江苏常熟,第一场后半段,观众们沸腾了,和我们在上海首演时效果很像。第二场结束后,当地演出商感叹,上海独脚戏有20多年没来了,以后要常来。”
2018年9月,围绕上海石库门在改革开放40年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毛猛达、沈荣海的独脚戏专场《石库门的笑声》首演。《石库门的笑声》聚焦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文化、上海制造、上海服务、上海购物的变化与发展,不断加入新话题,用诙谐幽默表达着对上海的爱。除了带来笑声,毛猛达也希望《石库门的笑声》让更多人读懂上海,“独脚戏、滑稽戏有社会百态,有风土人情,更融入上海的历史和老底子的生活方式,也是对上海文化品牌的推广。”
分享会嘉宾
沪剧名家茅善玉出现在分享会,她是《石库门的笑声》首演和第100场神秘嘉宾,“每次我上台了,毛猛达、沈荣海就去后台换衣服。演独脚戏,本可以一套西装穿到底,他们换装,体现了对舞台的尊重。”同为演员,茅善玉为毛猛达、沈荣海的身先士卒点赞,“接受观众评论,需要勇气。我感受到他们对独脚戏、滑稽戏的热爱与责任,每场笑声都是付出的结果。沪剧与独脚戏、滑稽戏都是上海‘土特产’,要有文化自信。”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何易深有感触,“上海观众看的演出多,见多识广,毛猛达、沈荣海两位老师都是天赋型专家。”
时逢欧洲杯,分享会上,观众送了两个小足球给主创,“去年8月,我看了《石库门的笑声》,10月买票带着爸妈看。我父母一开始心疼票钱,看完后问我,以后还有吗?感谢《石库门的笑声》改变了爸妈消费观念,光用手机看独脚戏不过瘾,9月,我要带丈母娘再来看。”
《石库门的笑声》
上一篇:营业cp内幕:糖在自己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