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厅9》终于回归啦!
这一季的阵容还算和谐,除了稳坐店长宝座的黄晓明,其他几位成员也是各有亮点。林大厨是中餐厅的老面孔,算是仅次于黄晓明的“资深成员”,另外姜妍、翟潇闻也都继承了上季的合伙人身份。而这次迎来了三位新面孔:丁禹兮、尹浩宇和沈月。乍一看,简直是个温馨和谐的团队,根本不像会有“撕逼大战”的感觉。
然而,节目组显然没有打算给他们这么轻松的体验。这一季不仅把中餐厅开到了神秘的非洲,还特别设定为“创业季”,这几位合伙人来到了摩洛哥。到达的第一天,几乎没怎么休息,就被分成三组,各自踏上了不同的“打工之路”。
每组都有自己的艰辛与辛酸。最让人心疼的,恐怕是林大厨与丁禹兮那一组。两人被派到了当地一间餐厅实习,这可不是简单的工作——简直就是一场心灵的折磨!他们满怀热情,希望通过了解当地的美食,顺便为中餐厅开业筹些启动资金,可惜现实给了他们狠狠一巴掌。餐厅的老板和老板娘态度极差,甚至连林大厨拿出“国宴厨师”证书也毫不动摇,坚决不让他进入后厨。
而对于丁禹兮提出的工资问题,老板夫妻俩打起了太极,说什么“之后再说”。真不知节目组怎么和餐厅沟通的,看到这两位大厨只能擦桌子、摆盘时,虽然不算很辛苦,但看得人心里很酸。好不容易有机会学习做餐前饼干,结果大厨做得不够标准,老板还嫌弃。
最离谱的是,虽然一开始这家餐厅看起来气派,但到了用餐时间,竟然一个客人都没有!最后还是丁禹兮苦苦拉来了一些客人,才勉强有了些生意。而最让人气愤的是,打工结束后,老板才告诉他们,实习根本没工资。
更让人心寒的是,考虑到所有厨房用具都需要自己买,林大厨和丁禹兮提出了一个合理的方案——先借用餐具,等赚到钱再还给他们。结果老板和老板娘“豪爽”地表示:“每人送你们一个碗,其他的就别想了!”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说,这也太“打发叫花子”了吧。
与林大厨组相比,姜妍和沈月的工作环境要轻松一些,她们去了一个花园餐厅。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体力消耗倒是比林大厨那组更大。她们分工明确,姜妍负责做摩洛哥饺子,沈月负责上菜。问题在于,这两位小姐姐遇到了两个挑战:一是语言不通,只能依赖翻译软件沟通;二是餐厅生意不错,忙得根本没有时间休息。
虽然她们的老板态度不错,但她们显然有些高估了这份工作。她们原本以为这是一份轻松的“草莓采摘园”式工作,结果一到餐厅,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与林大厨组一样,她们的实习也没有任何工资。再加上时差、长途飞行的疲劳,沈月常常累得想哭。
不过,虽然工作艰辛,她们还是保持了乐观。收工后,她们去海边拍照,算是给自己放松一下吧。坦白说,我能理解她们的身心疲惫,但也不得不说,明星的“苦”真的是跟普通餐厅员工比起来差远了。几个小时的工作可能对她们来说已经算很累,但要比普通打工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况且,她们的通告费,真的是比普通餐厅工作人员高得多,这点“辛苦”倒也不算什么。
说到最累的,还是黄晓明、尹浩宇和翟潇闻那一组。他们被分配到一个流动餐车,任务是摊可丽饼和制作饮料。虽然工作内容简单,但顾客多,营业时间长,而且餐车实在是太小,三个人几乎被挤在一起,想不累都难。黄晓明之前做过煎饼,所以摊可丽饼的工作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做。
姜妍她们晚上7点就下班了,但黄晓明他们从早到晚,直到晚上9点半才有机会休息,工作结束时都已经10点半了。虽然这组也没有工资,但老板给了几盒可丽饼,算是“微薄的补偿”吧。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回到民宿后,黄晓明毫不犹豫地把可丽饼分给大家,并表示自己有泡面。虽然黄晓明是店长,年纪也比其他人大,理应由年轻人照顾,但他毫无架子,把泡面分给大家,不仅自己先去烧水,连面也让其他人先吃,自己再去烧第二壶水。
直到他提到自己还没吃一口自己做的可丽饼时,大家才意识到他居然一个口都没吃!尽管大家都累得不行,但黄晓明还是毫不犹豫地优先照顾别人,这种体贴的举动真的是让人感动。想来也是,黄晓明在娱乐圈能稳稳地站这么多年,虽然有过口碑不佳的时刻,但始终不倒,原因之一便是他这种无私和真诚。
最后想提个建议,节目组虽然让艺人体验辛苦的工作,挺有意思,但在挑选餐厅时,能不能做点功课呢?至少让艺人真的能学到些有用的东西吧。像林大厨他们去的那家餐厅,生意不景气,口碑差,去那儿学到的也不多,光“吃苦”有什么意义呢?毕竟“吃苦”不应该是节目唯一的目的。
说到底,这一季的《中餐厅》还算不错,值得追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