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这一周院线新片看点不少,除了人气、票房都强势领跑的新海诚动画新作《铃芽之旅》,今天还有一部因题材敏感积压了两年半才“解禁”,备受影迷期待的国产现实题材片《不止不休》与观众见面。
影片是跟随贾樟柯多年的执行导演——80后青年影人王晶自编自导的首部长片,由白客、苗苗和因电视剧《狂飙》大火的张颂文主演,讲述2003年的北京,一个没钱没学历但怀揣新闻理想的北漂青年韩东(白客 饰),受资深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赏识破格进入报社实习,在由他调查报道的山西矿难与乙肝代检事件中经历现实冲击和前途抉择,最终决定用一篇新闻报道,为受歧视的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声的故事。
片子三年前在平遥国际影展上首映并一票难求,最终斩获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也是那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唯一入围的华语片,映后口碑出色。
而它命途多舛的上映经历,国产社会现实题材和新闻调查片的稀缺性,以及靠谱的卡司阵容,则进一步把观众的期待拉高。
豆瓣开分7.4,不高不低
阅片之后可以说,这确是一部“不太一样”的国产电影。对过往时代的追缅,对人物理想主义的塑造,一份坚持到底的“执着”,都让它同如今推崇“温和”的大氛围形成明显反差。
但假如怀抱着特别高的预期去看,希望它特别“敢拍”到突破所谓“禁区”,又能像《我不是药神》一样在类型剧作上做到圆熟工整,那多半还是会有些失望。
不完美,但还是值得记录、感受。一如那些逝去就不再的时代。
影片开头从二十年前写实感和时代氛围兼具的“北漂青年奋斗史”切入,聚焦学历只有高中肄业却毅然辞掉东北老家工作,和同乡女友(苗苗 饰)一同来北京,一心想要在新闻行业谋一份差事的男主韩东。
他是那个年代万千追梦的平凡北漂青年的化身。挤在老旧、狭小、失火风险高的群租房;在招聘会上因为文凭不够屡屡被拒,但屡败屡战。他们吃穿用度皆艰苦,夜晚北京的万家灯火和他们无关,但对理想的渴望就是最强的肾上腺素。
为了一个职业梦想,豁出去漂泊打拼的冲劲;相信奋斗皆有意义,相信自己的职业“能改变点儿什么”的理想主义笃信,确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精气神,可遇不可求,失之不可追。放在被内卷或躺平裹挟的当下看,尤其令人唏嘘、动容。
韩东也是一个幸运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一次去报社领稿费的机会,结识了曾在网络论坛上有过交集的资深记者黄江,收获了日后破格进入报社实习的契机。
影片的第二部分:“菜鸟新人被师父领进门,初入职场干调查”,对于调查记者工作方式的具体刻画也顺势展开,为观众再现了20年前的新闻行业图景——
主流严肃媒体葆有进步知识分子式的报道精神,拥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新闻报道权限。
行业门槛较高,不是谁都能干,既要笔头功夫,也要扛造的耐性和打交道的灵活度。视野、激情、知识、经验、体力缺一不可,名校精英也趋之若鹜。
处在新闻事件前线的调查记者们能查、敢查、会查,他们笔下的文字真的能发挥作用,是传达民意、开启民智、监督公权力、促进社会进步的一股力量。
在影片虚构的报社“京城时报”的早会上,编辑们争得面红耳赤,为的不是给头条新闻选出一个耸动的标题和吸睛的配图博流量和关注度,而是在讨论严肃的新闻伦理问题——“社会新闻报道中,死者的肖像权是否能部分让渡?”
张颂文所饰的资深记者黄江,晚上接到山西矿难线报,深夜便拉着韩东赶往外省事发地调查。在没有直接情报的情况下,他能通过经验分析定位出受害者家属聚集地(满员的宾馆),然后假扮成奔丧亲友,混进宾馆,拿到第一手采访资料。
片中,异地媒体奔赴山西跨省调查矿难事件,首揭“黑煤矿”真相并在报纸头版发表,放到现在的媒体行业几乎是不可再现的“在场传说”。
它也和后面韩东卧底深挖乙肝代检内幕的戏份一样,展示了那个年代调查记者从一条爆料开始跟进,潜伏、记录、斗智斗勇的工作方式,带有刑侦片的悬疑闯关感。
这些情节放在当下新闻环境来看,几乎就是“天方夜谭”。而这些真实的过往能在影片中得以保留,也可以说是一种“天方夜谭”了。
如果说山西矿难调查让一腔热血的新人记者韩东对新闻工作有了一个颇为冷酷的专业认识—— “新闻不一定能改变现实,不要让同情心泛滥,保持理性地写下去才是关键”,那他卧底到乙肝代检团伙、深挖违法产业链的经历,则使他领教到现实的复杂,以及新闻作为一种使命的感召。
将乙肝代检定为调查选题时,“乙肝是高危传染病”、“代检危害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是韩东和黄江的共识。但韩东成功打入内部后,却碰上了一个动摇这一切的意外——自己的好友张博(宋洋 饰)竟然是代检团队的顾客。
原来,张博因携带乙肝多年来在工作和学业中饱受歧视。为了获得参加考研的健康资格,他不得已求助于乙肝代检。
在当时的社会,由于法规陈旧,医学常识普及不够,人们视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为洪水猛兽。社会机构和学校企业,也以健康之名设置重重资格门槛,加剧了全社会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以及对“乙肝病毒”的妖魔化。即便乙肝的传染途径只有母婴、血液和性传播三种,在日常注意的情况下,并不会造成广泛传染。
从法律的规定,到实际的求学就业门槛,再到“谈乙肝色变”的民间观念,整个社会形成了对乙肝携带者自上到下、方方面面的不公歧视,因此,很多找黄牛代检的病人们其实也是系统性歧视的受害者。
出于对好友经历的深切同情和共鸣(他自己饱受学历歧视),韩东觉得自己不应该从“曝光非法团体”的角度写这篇稿子,于是在报道出刊前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撤稿。
这使他丢了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在报社留下的可能性,不得不打道“滚”回老家。但在离开前,他还是决定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完——用另一篇新闻报道为乙肝病人“反歧视”呐喊。
这样一来,影片也从“北漂奋斗”—“新闻行业再现”,转向了社会性更广泛也更深入的“乙肝歧视”议题。男主也如《我不是药神》里的徐峥一样,走上了为弱者请命的平民英雄之路,带出了影片最煽情的高潮,引出了“这世上的事,有哪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的金句。
的确,男主的行动很勇敢,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影片这么拍也展示了社会人文关怀,毕竟除了乙肝,年龄、性别、容貌、身材各种各样的歧视,现在依然随处可见,这种呼吁并不过时,而是相当应景。
片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并不能掩盖影片在剧作上的问题。
首先是故事前后割裂,叙事目标不集中。
影片前半段紧跟男主的日常生活状态和他的职场体验,时代质感细腻逼真,人物状态细节突出,有种围绕男主,一个北漂小人物,侧写行业和时代的人物传记片观感。
到了中后段,片子却突然来了个大踏步,一头栽进了一个逐步深化的社会性事件(乙肝代检到乙肝歧视)。“事”又取代了“人”,成了新的重点。
但到了这里,留给“事”的篇幅已经不多,影片也无力像《聚焦》《总统班底》这些新闻调查片一样深挖事件,在一趟趟走访、一次次调查中扎实地揭开一个真相,只能用一段男主特别大而化之的激情演讲,快速感动所有人,配合时不时插入的乙肝病人采访片段和片尾字幕,火速迎来光明结局。
这种既拍大时代和小人物,也要拍行业图景,还要讨论社会议题的“野心”,还让影片显得非常匆忙,使得男主之外的一些角色显得特别鸡肋,尤其是苗苗扮演的女友,完全成了男主的同居挂件,有她没她都一样。
其次,影片的叙事重点——乙肝歧视的议题探索也流于简单化、表面化,用“情感”和“理想”,规避了真正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以“现实题材”为起点,却少了现实深度。
从男主无论怎么劝说都一定要撤稿开始,情节演进就流于简单的情绪对冲,把报道工作该有的专业性、调查记者真正要挑战和点明的东西(是什么让“乙肝歧视”在全社会根深蒂固地存在?),全都简化为单一的个人道德选择(为了朋友要撤稿;为了理想和正义撤完这篇要写新的反歧视稿)。这种大而化之的置换,也大大削弱了影片的现实质感。
而男主对着乙肝患者一通演讲,成功让他们发声(不碰天花板,只发动下面的人叫屈),写出了一篇基于病人所思所感的新闻报道后,没有经历啥曲折和斗争,系统性的歧视僵局立刻迎来大转机——
一行字幕闪现:《传染病防治法》已经于20xx年修订,国家明令禁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各种歧视……如此结局,虽说是”懂的都懂“,但放在前半部分新闻现实主义的大背景下,也实在是过于潦草天真了点。
整个影片头重脚轻的结构,一下新闻理想,一下北漂意义的观念游移,是剧作创作把控的失调。一些观众觉得浅尝辄止,后半段剧情情感泛滥,“对着空气打拳”也不是没有道理。
整体来看,瑕瑜互见、感性胜过了理性的《不止不休》能够打动那么多观众,或许正是因为大家对那个理想主义时代的怀念。通过这个题材、这段经历,保留了20年前一些鲜活的记忆,让从那个年代过来的70、80后们追思一把。
时代过去了,这种追思或许很少会有人再提起;片子虽然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像这样关注普通人的电影拍出来、顺利上映,毕竟它们的存在就是记录,就是意义本身。
(文/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