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温静导读:从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获奖作品来看,14部获奖作品中,文化类节目如《最美中轴线》(第三季);文博类节目如《寻古中国》;文旅类节目如《山水间的家》等,这些节目可以说都是各平台响当当的“金名片”。那么,文化类节目如何融入文化产业的浪潮,产生社会效应的同时收获经济效益?如何发挥纽带桥梁作用,成为激活文旅、文创、文博的润滑剂?如何发挥长尾效应?
来源:传媒内参
作者:朝明
《最美中轴线》(第三季)、《声声不息·宝岛季》、《何以中国》、《山水间的家》、《海洋公开课》......日前,备受瞩目的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逐一揭晓。
“星光奖”方面,共评选出包括优秀电视综艺节目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等六大类共14个电视节目奖项,涌现出《最美中轴线》(第三季)等一批两年来电视节目的“尖子生”。
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全称为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是经中央批准设立,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全国性电视艺术政府奖,以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作为评判标准,是中国电视文艺作品的最高奖项。从本届获奖作品来看,文化类节目占据重要比重,还有这几年大热的文博类节目、文旅类节目榜上有名。
此前,广电总局关于组织参加第28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评选工作通知中评选要求就提到,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原创,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从14部获奖作品来看,文化类节目如《最美中轴线》(第三季);文博类节目如《寻古中国》;文旅类节目如《山水间的家》等等,这些节目可以说都是各平台响当当的“金名片”。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的纵深空间正在扩大,从演播室到实景,从虚拟镜像到实拍,文化类节目的创意性、观赏性、艺术性也在持续提高,文化类节目的创制门槛也“水涨船高”,其跳脱节目局限,围绕节庆节日做文章;深入地方特色,挖掘“独一份”文化符号;小切口,大舞台,品牌化持续续航,IP效应显现等市场新表现值得探讨。
另外,从本届“星光奖”获奖作品来看,文化类节目如何融入文化产业的浪潮,产生社会效应的同时收获经济效益?如何发挥纽带桥梁作用,成为激活文旅、文创、文博的润滑剂?如何发挥长尾效应?
叠加文旅,
诗和远方更落地
“文化+旅游”的融合正碰撞出新的火花,这为文化类节目开启了一条新路,让演播室外延至广阔的文旅一线,近距离触摸文化质感。
比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展现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壮美蝶变。节目每期深度探访两个村庄,由总台主持人领衔的“山水小分队”,携手文化学者、文艺嘉宾共同踏上新时代美丽乡村之旅,通过讲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故事,展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
在保持前两季双线并行的叙事模式基础上,正在热播的《山水间的家》第三季进行内容创新、题材拓维和视听效果提升,以更多元的乡村体验、更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更温情的叙事手法,记录新时代农人的奋斗历程,全景式展现“山乡巨变”的新面貌、新气象。跟随镜头,观众能以第一视角探访山水间的美丽“蝶变”,近距离感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出的累累硕果。
可以看出,文化类节目融入文旅元素不仅为拍摄地聚集人气,也为当地文旅产业带来更多可能性。而在文旅的大背景下,这一类节目在未来或将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度探索和综艺类型的多元发展,文旅类节目在深耕文化的基础上,为文旅融合开辟了一条更深层、更精细、更持久的发展路径。对于节目而言,旅游地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优势,既是文化资源的取材库,也是节目拍摄的承载地,文旅为综艺节目提供了多元的内容价值和场景支持,为当下综艺节目的同质化问题带来新的生机。
激活文博,
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
文化类节目的热播,让“高冷”的国宝重器以亲和的姿态走向公众,带火了“博物馆体验热”。而借力于文博节目的影响力,各大博物馆也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为观众带来更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探索文物新体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以“寻根探源,叩问来处,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为主旨,首批推出《古滇记》《古蜀记》《玉石记》《寻夏记》《云梦记》《稻谷记》《河洛记》7部系列节目。
该节目深化“思想+艺术+技术”创作理念,充分运用自由视角、大场景3D扫描、XR+等新技术,创新设计视觉形象,把视角从博物馆直接带到考古现场。“星光”照亮,荣誉加冕。《寻古中国》真实生动记录考古探源过程,揭开不同地域文化的神秘面纱,全景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和发展历程。
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以创新性的影像表达解读“考古写史”,坚持“以物论史、以史增信”,以影像溯源历史、寻脉中华,通过追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探源“何以中国”,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的特点。节目以史诗气质、电影质感呈现一场中华文明考古“盛宴”,播出后收获各方好评。
在博物馆这个大文化IP之下,与博物馆直接相关的旅游线路的打造和延伸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与其相关的产业开发,还可以渗透到更广泛的领域。而所谓文博IP化传播,最简单的就是把它变成内容类的知识产权,无论是通过漫画、游戏还是创作图书、制做成综艺节目,都是IP化的过程,让文博资源喜闻乐见,也有利于文博资源从资源到资产再到产业的不断升级。
精耕人文,
挖掘“独一份”文化符号
如今,各大平台借助文旅热的东风,立足“独树一帜”的地方文化,深挖人文资源,找准文化类节目新的“打开方式”。
《海洋公开课》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精心打造的全国首档海洋文化类知识交互节目,邀请海洋领域顶尖科学家现场开讲,结合AR、XR等虚拟现实技术,揭秘海洋奇境,展现大国工程,讲述生动的海洋故事。
背靠海洋,福建省广播电视集团专门制定了海洋节目传播方案。从2022年起制作推出了全国省级卫视首个海洋日播节目带《海洋季风》,并先后推出了《海洋公开课》、《全国海洋知识竞赛》等具有广泛影响的海洋节目。《海洋公开课》正是福建省加强海洋强省战略、做好海洋文化宣传的一个鲜活案例。
以往相同类型题材节目的扎堆播出,不仅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也让创作陷入思维窄巷,令人欣喜的是,如今,文化类节目在题材类型的拓展方面取得了突破,各种文化类节目逐渐加强了对于主旨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此外,垂直细分题材为文化类节目打开了广阔的素材来源,也赋予了节目更大的创作空间。文化类节目的优异表现既有着迫切的时代需求,也凝结了视听内容生产者应时而变、与时俱进的创新探索。而内容的深度开掘、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融合传播的多维突破都是节目出圈的“推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