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林真心/文)女性视角正在拓宽线上脱口秀的边界。
2024年,暌违两年的脱口秀综艺回归。在已趋成熟的线上市场,两档节目又激活了新的话题,女性视角的表达,成为新的景观。
《喜剧之王单口季》的舞台上,升职为总编剧的杨笠直言“我不是来讲段子的,我是来治愈女人的”;新起之秀漆漆,用“饭谣”隐喻女性面对的规训,放话说不仅要上桌吃饭,还要“上桌吃饱”。

女性从被讲述者变为讲述者,或澎湃、或怅然,热烈表达之下,夹杂着苦闷与质问、调侃和吐槽。
对话漆漆、史妍、唐香玉、王越、小鹿(按姓名首字母排序)五位脱口秀演员,我们试图了解身处其中的演员如何看待女性比重与相关议题的增加。
漆漆一如镜头中率性可爱,对女演员们的专场不吝赞美,对恶评“重拳出击”。她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为什么我要因为他随口一句评价改变我自己的行为?他人和自我,孰轻孰重啊姐妹们”,重释了路易斯·海曾在书中提到的,“女性应该放开那些限制自己追求梦想和幸福生活的信念,完全爱自己,勇敢地活出自我,重塑自己的生命。”
王越言辞恳切又条分缕析地剖解了自己的内心与观察。她与母亲的相处、观众的拥抱和致谢,恰好可以联结起来:单亲妈妈支持自己孤注一掷成为全职脱口秀演员的决定;作为观众的普通阿姨在看完演出后完成与女儿的和解。从王越和母亲身上,可以感受到无数女性兼有的坚韧、自立、勇气、理解与包容。而她投身的事业、她的自我表达,又消弭了女性代际之间的隔阂。
史妍坦言,在接触脱口秀之前,自己是“木讷”、“按部就班”、“没有主见没有想法”的。她把自己女性意识的觉醒归功于女脱口秀演员的引领。被触动之后,她也开始关注女性内在的成长和挣扎,正视女性的情感需求和表达。
我们听到“血肉疯长的声音”,也欣喜于她们不加掩饰的勇气和野心。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脱口秀演员的回复中,没有被冠以“女”脱口秀演员的特意强调。女性的视角稀缺且宝贵,但身份和性别并不应该成为一种特殊标签。

唐香玉和小鹿也向搜狐娱乐分享了她们的看法。
所谓“女性视角脱口秀”在唐香玉看来,只是“人的视角”,她“更希望被称之为人的视角”。催婚、高学历、原生家庭、相亲,这些在外人看来沉重的话题,于她而言只是记录日常。“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有时候觉得能理解,有时候觉得荒诞到好笑,好笑的部分多写写。”
自述此次参加节目“心态积极 ,目标高远”的小鹿,科普了“全女性演员的拼盘演出”的女性专场。小鹿毫不避讳提及对脱口秀女冠军的期待,她不认同脱口秀的幽默是女性对不公的“温柔”控诉,只觉得这是“最容易被传播的表达”。
切身体会到女性脱口秀演员数量上升、女性议题更为丰富,小鹿感慨“真好,希望更多优秀女性脱口秀演员被看到”,唐香玉则为此振奋:“我觉得今年有一种蓬勃的力量,剧场里、电视上、热搜上,能看到很多女性单口演员,并且有堪称卓越的表现,身在其中,深感振奋”。
由于临近总决赛,演员们在紧张的备稿过程中抽空完成了采访,其中有不少丰富而生动的故事。经过简单梳理,以下,是漆漆、史妍、王越三位的分享:
漆漆:

搜狐娱乐:收到节目邀约、决定参加节目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这期间您的心态和想法有什么变化吗?
漆漆:收到邀约就高高兴兴去了,哪有机会摆在面前了还不冲的道理!我太想红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几年专场卖不出去票真的很苦恼,虽然自媒体也在做了,但应该还是没有上节目带来的帮助大。我觉得我只能站到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看到我,才更可能让我的观众找到我,所以有机会就不会放过。结果没想到现在,节目上了,新专场还没写出来,我现在每天叩首期盼节目热度持续久一点!起码等我把新专场写完!虽然一开始就决定肯定要去,但心里还是会有担心和害怕,担心自己表现不好,担心观众不喜欢我。因为平时也会审判自己(这不好姐妹们),偶尔对自己说的话也挺难听的,结果节目一播,发现观众对我很好!都是夸夸!
搜狐娱乐:作为性格开朗的E人,一出场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您看来,自己的性格对脱口秀事业有怎样的帮助?
漆漆:可能亲和力会强一些,比较容易跟观众拉近距离。对演出这个场域安全感会足一点,会把观众当自己人一样去聊天。
搜狐娱乐:关于容貌焦虑、身材焦虑的选题,在长、短视频平台都有过非常多的表达了,在表演前您会有这方面的担心吗?为什么仍会选择这些故事?
漆漆: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因为他们是他们,我是我。同一个话题,每个人的感受和表达都会不同。选择这些故事,是因为这些是我真实经历过的,我没法确定观众爱看什么,只能袒露真心。
搜狐娱乐:能不能结合您自己的心态变化,给女孩子们一些摆脱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变得像您一样自信的建议?
漆漆:我也没有完全摆脱,我只是不承认!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些姐妹会给我私信,问怎么样像我一样自信,我思考过,感觉很难给出一个回答。只能从我自己的经历出发分享一下,我容貌焦虑最严重的时候,是手里没有其他东西的时候,感觉只有外貌是我能唯一抓住的东西,那时候被攻击外貌,真的非常崩溃。到后来在事业上慢慢有了起色,对自己的能力自信起来了,才意识到他人对我外貌的攻击,实际上对我没有任何影响。我每次演出结束拍合照的时候,都很喜欢在台上摆一些矫揉造作的姿势,有同行就说过“那么丑还爱摆”。后来这话传到我耳朵里,的确也是难过的,也收敛了一小段时间,再后来我想,到底关他什么事啊???为什么我要因为他随口一句评价改变我自己的行为?他人和自我,孰轻孰重啊姐妹们!!!
搜狐娱乐:今年比起往年来说女性的脱口秀演员数量变多,议题也因此变得丰富了,身处其中会有类似的感受吗?哪些时刻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比如看到热搜/周边人的提醒?
漆漆:我本人没有太多这种“变多”的感受,因为这几年也一直在线下演出,线下的女演员比线上还百花齐放。史妍姐跟小海姐,她们俩都会分享婚后生活,但她们的内容和风格也完全不同。女演员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了,很多人只是需要一个机会(比如上节目之前的我嘿嘿
搜狐娱乐:现在脱口秀行业中女性占比变多了吗?
漆漆:就我自己的感受是越来越多了,我入行五年,一开始一整场都是男演员(一般总共5个演员)这种情况挺常见的,一场要是有两个女演员,就会有人感慨“这场女演员挺多啊”,到最近,几乎没见过全男性演员的场次了,我最近演出的场次女演员基本都在2个以上。
不过有可能这只是北京演出的情况,其他非一线城市据我所知不是这样。
搜狐娱乐:您怎么理解“脱口秀的幽默是女性对不公最温柔的控诉”这句话?
漆漆:可不是吗,为了让大家听下去,都给包装成幽默了,多温柔啊。
搜狐娱乐:得到的好评和反馈,大多数来源于女性观众吗?有没有印象深刻的评论和留言?
漆漆:基本都是女性观众(开心开心),很多观众讲述了自己故事,说看了我的表演后非常放松,得到了久违的轻松快乐。有一位观众讲述她的朋友焦虑症特别严重,已经出现躯体化症状了,持续时间也很长,但看了我的表演她朋友久违的真心笑出来了,第二天在行为上也有所好转。我当时看到就哭了,从没想过自己的表演会有这么大的能量,我没想到我能做到这些事,有点慌张到不知所措,感觉自己何德何能,很想再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做什么。
有时候我们做这行会感叹语言的无力,但有时候,也会感慨于语言的力量。真心希望姐妹们幸福,我会一直讲的,希望你们本来就开心,然后看到我更开心!
搜狐娱乐:参加节目之前看过哪些女脱口秀演员的作品?
漆漆:看过小鹿、唐香玉和史妍姐的专场,也和小海、爆爆、夏夏一起演出。我个人比较偏爱看女演员的表演,因为感觉距离更近,共鸣也更强,很容易跟她们有一种连接感。

王越
搜狐娱乐:讲单口两年以来,心态和想法有过什么变化?
王越:我属于进度比较快的演员,从上开放麦到上商演只有短短一个月,第一场商演的效果非常好,远远超出预期,导致接下来的半年接受不了温温的场子,心态很崩,不知道怎么改善和调整。一直会拿第一场的演出效果作为自己的标准,当时真的很焦虑,想过是不是那样的高光时刻只是昙花一现,不过后面有大家的鼓励,和专注内容上的调整,一场一场的才重拾信心。
搜狐娱乐:看到您的微博置顶,有一条是“妈妈我会出人头地的”,可以分享下发这条微博幕后的故事吗?
王越:因为家庭单亲的原因,我跟妈妈的关系更像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我十八岁就开始上班,到今年已经工作十年了,家里大事小事基本都是我在操持,我妈妈运气也不太好,出过三次不大不小的车祸,后面就不能做一些重活,我又因为学历比较低,尝试过很多很多工作,直到上一份工作是做贷款的,好不容易能有一些稳定收入过后,刚好遇到了喜剧的舞台,我当时接触了三四个月过后,毅然决然地想要成为全职演员,这个决定对我和我妈妈来说,都很重要,关乎到我们的生活以及生存,我也没想过我这样埋头挣钱的生活里,会出现喜剧。所以我也很珍惜,但当时成都演出机会比较少,我做了最坏的打算,可能会既不挣钱,又耽误了时间,但我还是想要尝试一下,所以我跟我妈妈以及我当时的领导,达成了一个一年之约,我说“这一年我会尽自己的全力,如果一年过后没办法保障我和妈妈的生活,那我就再回公司上班”,我当时的领导也很好,也很支持,说“王越,一年过后要是吃不上饭,你的工位我给你留着,你随时回来”,所以对我来说,喜剧这条道路刚开始并不顺遂,尤其是做一些重大决定的时候,我既想追梦,又要考虑到现实生活,一旦决定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件事上,对我和我妈妈来说都是背水一战,离职之前,我做了很多风险规避,把我和妈妈的保险全部配齐,甚至拿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存款给妈妈,说这是接下来一年我们要还的房贷,这一年我可能没有额外太多的收入,都做好拮据生活的准备。但一年下来,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双拼秀,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成熟的商业演员了,虽然收入也不是很高,但至少能让妈妈放心,直到今年的单立人原创喜剧大赛,意料之外获得了好成绩,那是我整个演出生涯最大型的比赛,获奖的时候虽然有很多想表达,想感谢的,但那一刻只有妈妈跳到了脑子里,我真的很想让她知道,你看!!我没让你失望!我会出人头地的!
搜狐娱乐:可以分享最近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线下演出经历吗?
王越:是在苏州的一场演出,我自己的个人专场,坐满了观众,第一排正中间的一个女生,从我讲到中半段,爸妈那一段的时候,她就开始疯狂掉眼泪,我自己知道后面还有接近半个小时的内容,我一边为她担心,一边为自己担心,但还好,每一个笑点她都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疯狂笑,结束过后她来找我合照,没有太多话,但我们彼此都能知道,这就是喜剧的表达和意义。
搜狐娱乐:关于性别认知、原生家庭的话题其实非常沉重,但在听您的段子时完全不会有沉重的感觉,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您做过哪些调整吗?
王越:我的单口老师在去年十一月份,给我定下了今年五月十七专场的日子,大概半年的时间,我需要创作接近三十分钟的内容,而我自己很清楚,我不得不面对那些曾经想逃避的问题了,其实从刚上舞台,我比较擅长讲一些关于我外貌的尴尬事,倒霉事,但是背后很多关于家庭的内容,我一直都有故意不想提到,但是我知道一个专场的意义,我要让别人认识真正的我,那我必须要面对。接近半个小时的沉重内容既要真实,又要好笑,对我来说挑战太大了,刚开始我只是尝试在开放麦上,从最表面的家庭关系开始讲,即便如此,每次回家都会大哭,到后面我逐渐调整自己的状态,先把故事的脉络理清楚,然后跟我所有的喜剧朋友聊这段故事,我的创作方式很奇怪,我需要不停地跟别人聊天,聊段子,而不是坐在电脑面前自己写。我跟不同的人聊,就会收获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问题,然后那半年基本每次去外地演出的时候,我都会拉着同场的演员一起探讨我的段子,在此我也很感谢他们,每一个建议我都会记在备忘录,回到房间过后,整理出来,再看看怎么调整我的段子。那一整段时间,我都感觉我被很多很多的爱包围,跟我很熟悉的朋友,或者第一次见的朋友,听我聊我的故事,都会认真聆听,再给我一些自己的看法。我的专场再在完整演出前的最后一天,都还在调整。这也是喜剧的魅力,大家都会希望我成功,希望我能呈现一个很好的作品,哪怕演出完坐在路边,聊到后半夜三四点,也觉得是有意义的。
搜狐娱乐:录制时小鹿给的拥抱,对那个时刻的您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王越:以前不认识,节目里才认识的,非常快速地确定了跟小鹿姐的天线是能接上的,聊天里总能很快get到对方,而且她真的很像我自己的大姐姐,她性格上跟我也有很多不同,雷厉风行,果断,睿智,相比之下我更扭捏一些,我第一次去录节目,很多不懂的地方,她都很热情地解决我的很多问题,当时我知道我要接付航的时候,整个人真的碎了,第一眼就看到小鹿姐,我当时太需要一个拥抱和安慰了,我知道只要我说“抱一下吧”就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坚实的拥抱,谢谢小鹿姐!!!!!
搜狐娱乐:今年比起往年来说女性的脱口秀演员数量变多,议题也因此变得丰富了,身处其中会有类似的感受吗?
王越:感受很好啊,感觉女孩子们百花齐放,从很多维度来说,感觉给女性的表达窗口更多了,我在现场的感受,就是,为她们开心也为我自己开心。而且议题更多了,能让大家更直观地听到各种不同的女性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她们抽丝剥茧表达自己的那些片刻,我都觉得很珍贵。说到我自己,我也很自豪,能让别人看见我这样的女孩,“王哥”“一米五八是身高也是体重的正方形女孩。”
搜狐娱乐:您怎么理解“脱口秀的幽默是女性对不公最温柔的控诉”这句话?
王越:我觉得控诉无关温柔不温柔,在于合理不合理,这是表达的一种途径,我们是有幸的,我们手里握着麦,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表达一些想法,还有更多更多的女性,她们没有表达的舞台,没有这样的途径,她们的控诉,甚至是无声的,或者说,她们有些不知道,有一群人通过幽默的方式,在温柔的“控诉”,这就是我心里觉得这份工作的可贵,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极小部分少数群体,但我们拿着麦的时候,本应该有义务,帮更多的人发声。
搜狐娱乐:有没有印象深刻的评论和留言?
王越:我的好评来源,其实还比较丰富,男女老少都有,哈哈,我有好多大篇大篇的repo,都是男孩子写的,我很感动这一点,很深刻的一条,是一个阿姨演出散场过后来拥抱我,她说“看了你,我理解我女儿了”。
史妍

搜狐娱乐:有些观众会把您和另一位脱口秀演员鸟鸟对比,您会介意这种比较吗?
史妍:这是观众的自由,我没有资格介意,也不敢介意。但是如果让我对比一下的话,我方方面面都挺肤浅的,本人没什么文化,挺拉垮挺水,是低自尊的一个人。
搜狐娱乐:您怎么看很喜欢您的表演风格,和不太能接受您口音语气的观众分成两派的现象?
史妍:其实线下演出的时候,也会有人不喜欢、被厌恶被讨厌。表演风格,包括您说的口音语气,我之前在线下演出做过很多次尝试,我一直也没想明白到底应该怎么改,最后只能按自己舒服顺畅的方式来进行表演,在台上只能做自己。至于喜欢和不喜欢,人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也没办法让所有人说好。
搜狐娱乐:之前您也拿过脱口秀训练营的冠军,可以分享下这段经历吗?
史妍:我参加过两次训练营,第一次孟川是导师,第二次王梓晗是导师。他们是两位风格完全不同的老师,创作方法也不相同,参加两次收获很大。我本人非常肤浅,也不是专职做这个,没有什么学习机会,所以时间能碰上又不太贵的,我都会报一下。这次录制中间我还出去报了一个即兴小班。如果自己喜欢,那就多学习多感受,迭代进步呗,我岁数挺大了大脑迟钝。
搜狐娱乐:您的文本不会刻意带到女性议题,更多是在讲行业和生活,但仍然能感觉到女性视角,您在创作时有注意到这一点吗?
史妍:其实所有的女脱口秀演员都不是刻意去带女性话题的,如果你听到她讲了,那说明她在这部分是被触动了、或者说被刺痛了。我本人比较木讷,工作生活上按部就班一直这样。讲脱口秀之前,我都是一个没有主见没有想法的呆子,我讲的大部分是我自己的感受和直觉。特别感谢女脱口秀演员们,我在女性意识这一块的缓慢觉醒是被她们引领的。
搜狐娱乐:有观众总结您是“我老公挺好笑的讲出来让大家笑笑”,和小鹿或者其他演员讲夫妻不同,您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史妍:初衷不是取笑老公。创作这东西我说不明白,我说我都是乱写的你信吗?
包括家暴的段子,当时有一个社会新闻,一个女人被老公杀害了。按照我肤浅的理解,我想邀请死去的人作为第一视角来嘲笑施害者,所以我只保留了“必须死”这一句施害者的内心独白,其它都是创作的时候随着心流自然发生的,我解释不了这个东西,所以我总结:都是乱写的。
但是一点自己比较感慨就是,我想邀请她,一个死去的人走进我的段子,我知道这件事无法和解,但好像自己是一分钟英雄,哪怕别人不理解或者理解成别的,算了不想了,没资格想。
和其他人的区别,大家生活不同,遇到的人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这个肯定不一样吧。我内心有点抵触技巧,我觉得这是一个心理障碍,它限制了我创作的产量。
搜狐娱乐:您在线下讲的段子题材上会更广一些,比如暴露狂之类的,之后还会尝试在节目中讲哪些话题?
史妍:之后讲哪些话题,嗯,看看哪些能播。
搜狐娱乐:线下强烈的反差感让人印象深刻,那么您会觉得线上的节目对这种反差感呈现有一些限制吗?
史妍:反差感是别人的感受,演出也好,生活也好,其实我平时就这么说话,连找工作面试我都这么说话。我特别珍惜我现在这个工作,再让我找工作我可能也找不着了,面试对我来说太难了,我慢热,还老想在回答问题时候加梗,人家以为我是捣乱的。我个人的感受是,能力水平就这些吧,上限很低。我这么回答问题,是不是也挺让人讨厌的?
搜狐娱乐:今年比起往年来说女性的脱口秀演员数量变多,议题也因此变得丰富了,身处其中会有类似的感受吗?
史妍:感觉脱口秀到了一个大家都很厉害的阶段,这个阶段还挺厉害的,相信议题会更丰富更多元。王越的电信诈骗那段,我特喜欢,她太可爱了。热搜,热搜就是社会热点吗还是啥,传播学这一块我不太明白。
搜狐娱乐:节目中其他选手的表现、私下沟通会不会给您们提供一些女性议题的想法?如有,可以分享一下吗?
史妍:王越帮我捋过逻辑上的错误。再就是老友们,会帮助改稿,建国、笠笠、周老板,他们超级厉害,其实每一次改稿都是一次训练营。女性议题,没有特意吧,我觉得还是不要特意,讲自己想讲的并且能播又好笑就挺好了。
搜狐娱乐:关于女性视角脱口秀,还有哪些想跟大家分享的小故事吗?
史妍:女性视角脱口秀,我很少往这方面想。自己啥样就啥样,好笑就讲,不好笑就删掉。女性也有善意有恶意,男性也有善意有恶意,世界不是一分为二的是多维的,这个还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