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一个星二代竟能如此作死。
惨遭拒绝之后,仍旧不依不饶。
给台阶不下、嚎啕大哭,她的行为连带着自己的母亲也丢尽了颜面。
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家庭才能孕育出这样的孩子?
情商低又刁蛮任性的她,又是怎样把导师们逼疯的呢?
近两年来,音乐类综艺如火如荼。
前有竞技类综艺《歌手》屡屡登上热搜,后有《天赐的声音》翻唱网络音乐作品,矫正审美。
然而最近的一档音乐综艺,竟然因为某个“作死”的星二代,而争议不断……
节目一开始,张可盈一出场,就让蔡国庆导师眼前一亮。
甚至还害怕大家不知道是谁,还还专门强调一下对方母亲的身份。
这一提也是让同为演员的导师郝蕾都瞳孔地震。
原本只要老老实实凭借星二代的身份,就能轻轻松松“杀”入决赛。
可人家打内心里就根本不把这个节目看在眼里,当天晚上就吵吵着要回家。
因为按照比赛规则,选手们要被安排住进集体宿舍,开启三天两夜的“同居”生活。
本来这也是一个结交好友、融入集体的好机会,其他选手都开开心心地收拾行李。
唯独她像误入“贫民窟”的公主,眉头皱成麻花疯狂追问:“真要住这儿?”
那嫌弃的表情,仿佛下一秒就要召唤直升机接驾。见没人附和,她直接开启 “暴风哭泣” 模式,直到节目组松口 “自由选择” 才破涕为笑。
网友瞬间炸锅:“这是来体验生活还是来拍《公主受难记》?”
如果说住宿是小打小闹,那选人环节简直是“社死大礼包”。蔡国庆好心cue她妈妈张凯丽,想给小姑娘抬抬咖位,结果张可盈反手就是一记“实力坑妈”。
住宿风波只是前菜,真正的大戏在导师选择环节上演。张可盈的目标很明确——胡彦斌,那个擅长雕琢抒情歌曲的音乐才子。
可惜,她的实力在胡彦斌看来,还差了点火候。第一次邀约,她被胡彦斌礼貌而坚定地婉拒了。就在这时,演员郝蕾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敞开了自己的战队大门。
按理说,这本是雪中送炭。可张可盈的反应,却让空气瞬间凝固。她没有立刻接受,反而一脸茫然地反复确认郝蕾的意愿,仿佛不敢相信自己会被一个“非抒情”导师选中。
胡彦斌倒是一点不买账,对她没什么兴趣,说得很直接:“我对你了解不多,所以不会考虑你。”
碰着这么直接的回绝,张可盈并没有打退堂鼓,反而还是不依不饶地继续追着不放。
郝蕾瞧见这种情形,出于好意,主动招呼张可盈,邀请她加入自己的团队。
张可盈压根儿没把郝蕾的好意当回事,理都没理,连头都懒得转一下,还是执意要劝说胡彦斌。
更令人错愕的是,她当着郝蕾的面,再次转向胡彦斌,不死心地追问:“胡老师,不再考虑一下我吗?”
那一刻,郝蕾就那么被晾在了原地,成了一个尴尬的备选方案。结果,她又被胡彦斌给回绝了,这会儿,张可盈崩溃得不行,直接在台上嚎啕大哭起来。
接连的碰壁,彻底击垮了张可盈的心理防线。眼泪成了她唯一的表达方式,仿佛这是能让她逆风翻盘的秘密武器。
但胡彦斌只是冷静地告诉她,比赛考验的是实力,不是谁更会哭。这句话,像一盆冷水,却没能浇醒她。她开始在舞台上旁若无人地转圈、尖叫,举止失措到导师们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
第三轮选择,萧亚轩主动伸出援手,建议她挑战唱跳,这本是给她另辟蹊径。她却以“气短”“唱不了”为由,直接掐灭了这份好意。
郝蕾依然没有放弃,再次邀请她,并提议可以尝试摇滚。她又一次断然拒绝,固执地守着自己那片抒情歌的“一亩三分地”,全然忘了这是个需要突破和适应的竞技场。
郝蕾终于忍不住了,她直言,作为演员,为角色尝试不擅长的一切是基本素养。蔡国庆也站起身,像个长辈一样苦口婆心地劝她,要懂得珍惜和体谅别人的善意。
然而,这一番教诲换来的,是张可盈更汹涌的泪水。她哭得梨花带雨,仿佛全世界都欠了她一个天大的委屈。最终,她极不情愿地,走进了曾被她视作“备胎”的郝蕾战队。
就在观众快要给她贴上“娇气无能”的标签时,一份履历的出现,让整个故事变得复杂起来。荧屏上那个情绪失控的“小公主”,现实中竟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她并非只有母亲的光环。2015年,她高考拿下577分,同时被中戏、上戏等四所顶级艺术院校录取。尤其是在中央戏剧学院,她的文化课成绩名列第一。
但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这些机会,远赴香港演艺学院。外界认为,这是她想摆脱母亲影子,独自闯荡的宣言。
在香港学习一年多后,她意识到母语对表演的根基作用,毅然退学复读,再战高考。结果呢?她再次以文化课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两次考入同一所顶尖学府,两次都是文化课状元,这背后需要的毅力和智识,绝非常人可比。
她也并非毫无作品。在音乐剧《阿尔兹记忆的爱情》里担纲女主角,在多部电视剧里磨炼演技。这些闪光的过去,与她在综艺里的脆弱和偏执,形成了巨大的撕裂感。一个如此坚韧、优秀的女孩,怎么会在镜头前,变成另一个人?
这场风波烧掉的,不只是张可盈自己的路人缘,还将她的母亲张凯丽卷入了舆论中心。蔡国庆在节目开场那句善意的提及,本想为她铺路,结果却成了反向助推。
当四位导师都对张可盈表示为难时,这层“星二代”的身份,反而成了架在他们脖子上的一把刀,砍也不是,不砍也不是,尴尬至极。
网友们感慨,父母的光环是资产,也是负债。在家里再怎么把你捧在手心,社会这所大学,可没有特招生,更不会因为你的背景就对你网开一面。
这次大型“翻车”,或许是张可盈成长路上最昂贵,也最必要的一堂课。它残酷地证明了一件事:当实力配不上特权时,特权带来的不会是坦途,而是一个被无限放大的笑话。
光环这张牌,有时递给你的是捷径,有时,只是让你摔得更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