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07/11
最近,华语歌坛被李佳薇震到了。
在《歌手》中,李佳薇以一首《天后》,让全网沸腾。
浑厚的嗓音、大气的台风,让很多网友都感叹:“《歌手》终于有以前那味了。”
“李佳薇,真天后”的词条,也在当晚冲上热搜之一。
谁能想到,这个站在舞台上气势磅礴的女王,几年前还是一个房产中介。
从卖房到舞台女王,这一切都是李佳薇的“蓄谋已久”。
厚积薄发
李佳薇在进入大众视野时,便以“铁肺女王”著称。
她的成名曲《煎熬》,就是她“喊”出来的。
连续不断的高音,李佳薇也应对自如,气息没有丝毫波动。
这种扎实的唱歌技巧,跟李佳薇的刻苦是分不开的。
李佳薇出生于马来西亚,从小她就是家里嗓门最大的那个。
每次吃饭,都是李佳薇去喊家人,两层楼都回荡着李佳薇的声音。
李佳薇八岁那年,父母发现了她的唱歌天赋,便送她去学声乐。
一开始,李佳薇学的是美声,教她的是个内地的老师。
美声唱法要求歌唱者吐字清晰,气息深且稳,这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
她学的第一首歌,是《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了唱好这首歌,她整整练了一年。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她都跟着老师学习美声技巧,把自己练成了大嗓。
21世纪初期,随着港台流行音乐在大中华区的崛起,越来越多流行歌手开始涌现。也是那时,李佳薇开始接触到流行乐并被其吸引。
但一直学美声的她,想转型并不容易。
无论是发声、咬字、还是情感表达,两者都大相径庭。
练习了一段时间,李佳薇发现不仅唱不好流行乐,连自己最擅长的美声都不会唱了。
老师看到了李佳薇的难处,便给她选了一首英文歌来练——《power of love》。
这首歌极其富有力量,正好适合音域宽广、嗓音响亮的李佳薇。
李佳薇也没有辜负老师,夜以继日地练习,终于摸清了一些流行乐的门道。
习得了技巧后,李佳薇就想去舞台,她想证实一下,自己的唱歌能力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2010年,22岁的李佳薇参加了《超级星光大道》。
外国籍、没资源、没背景的她,靠着硬实力,一路过关斩将,在最后的四场比赛中,全部拿到了满分。
最终,她成为《超级星光大道》的冠军,也是节目首个马来西亚籍的冠军。
很快,她就签约了华纳,并在2011年发表了第一张专辑——《感谢爱人》。
就在她开心地为自己成为歌手庆贺时,却发现当歌手并不容易。
事业寒冬
成为歌手后,李佳薇陷入了“歌红人不红”的困境。
她第一张专辑的主打曲《煎熬》一炮而红,还凭借这首歌入围了金曲奖最佳新人奖。
可是她的脸,长得太大众化了。很多人记得她的嗓音,却始终记不住她这个人。
为了能多露脸,她只得频繁地参加选秀节目。
2013年,她参加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并晋级12强;
2014年,她参加安徽卫视《我为歌狂第二季》,与小沈阳、多亮组队,最终获得亚军。
但这些节目都不温不火,并没有带给她人气上的加成。
直到2015年,湖南卫视的《歌手》让她重新获得了曝光度。
作为踢馆选手,她以代表作《煎熬》惊艳四座,制作人洪涛也不禁称赞:“不愧是舞台实力派的代表。”
只是她的运气有些不好,那一年的《歌手》,堪称史上最强阵容:韩红、李健、谭维维、孙楠……
即便她的表现很完美,但在“诸神混战”中还是遗憾落败。
不过《歌手》的高热度,还是为她带去了不少流量,很多人知道了李佳薇这个名字,所以她自己都说,《歌手》是她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但是流量,往往是一把双刃剑,为她带去人气的同时,也带去了质疑。
网上开始有一些声音,说她唱歌“只有技巧,没有感情”,一开口就是飙高音。
而这样的评论,也不是第一次。
在她2013年参加《中国最强音》时,导师陈奕迅就这样评价过她:“在你的歌声中我听不出真诚,没有被你的歌声打动到。”
但这一切,并不是李佳薇的错。
学美声出身的她,高音是她最擅长的。后来转到流行乐,她也是凭借高音,当上了冠军。
唱了20年高音,又怎么能轻易改变呢?
但那几年,随着网络音乐的流行,观众逐渐对“铁肺”式唱法审美疲劳。相反,像李健一样拿个吉他,轻声弹唱的类型,反而成为一股清流。
只能说,是时代的变迁,埋没了李佳薇。
李佳薇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改变,2018年,她发表专辑《相反的是》。在这张专辑中,她刻意避开了高音,换了一种更内敛的唱腔。
只是这没有改变李佳薇无人问津的境遇,最难的时候,她半年的收入只有3000块。
2020年,疫情的暴发,无疑是给李佳薇本就陷入寒冬的歌唱事业雪上加霜,为了生存,她不得不选择转行,进入房地产中介行业。
她穿上西服和衬衫,戴上工牌,还把名字改成了“李凯薇”。
她并不是嫌弃房地产中介这个工作,只是希望她的客户不要因为她是个歌手,质疑她的专业能力。
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她恶补了很多房地产相关知识,这种认真的态度,让她成为房产界的销售女王。
卖房三年,她有了积蓄,买了自己的房子。
原本李佳薇卖房,只是想谋求一个生存之道,她怎么也没想到,会被媒体大肆报道。
“32岁歌手落魄到当卖房”“铁肺歌手沦落为房产中介”……
“落魄”“沦落”……这些刺目的词语让李佳薇烦恼不已。
她并不是担心自己的现状被网友知道,而是担心网友们看到这些报道,只记住她做了中介,却忘记了她歌手的身份。
甚至还有媒体报道,她放弃了歌手生涯。
但歌手这个职业,李佳薇从未放弃。
在她的社交平台简介中,也写着是“主业歌手,副业卖房”。
她的心里,始终怀揣着唱歌的梦想。
破茧成蝶
第一次站上舞台,李佳薇就觉得自己是如此热爱它。
参加《超级星光大道》时,一开始李佳薇是很放松的,但越到后面,却越是焦虑。
因为当她不断晋级,站上更大的舞台后,她是如此眷恋在聚光灯下的感觉。
她很担心淘汰以后,就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就是这样一个热爱舞台的人,却在唱歌二十年后,无奈地说道:“舞台是越唱越少了。”
但好在,李佳薇并没有放弃。
她回到了最初学唱歌时,没有舞台的日子,每天要做的,就是先把歌唱好。
在繁忙的房产中介工作中,她也会抽出四个小时时间来练习声乐。
找声乐老师、让妈妈陪练,即便没有舞台邀约,她也如苦行僧般坚持着。
她的经纪人看到后,说:“有一些小型的酒吧和livehouse的演出,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
李佳薇想都没想,便同意了。
舞台不论大小,只要有机会站上去,她就去。
即便那种烟雾缭绕的环境,让李佳薇很不舒适,她也坚持完成每一场表演。
转机发生在2022年,有经纪公司联系她,愿意给她发专辑。
听到这个消息,李佳薇在欣喜之下,也保持着冷静。
她知道这次机会是一次馈赠,却并不一定能够让她彻底翻身。
既然如此,李佳薇便把这张专辑当成最后一次来制作,她要做得痛快,做得淋漓尽致。
她把这张专辑命名为《痛快》,诠释着李佳薇当时“痛快活着”的状态。
在这张专辑中,可以听到很多李佳薇内心的表达。
歌曲《追心者》中,她首次参与词曲创作,其中有一句词是:“与生俱来的,是活得独特。”
还有歌曲《无害》中,第一句便是她自己的独白:“麻烦麦克风帮我大声一点,谢谢。”
她曾经说过,要为唱歌做100件喜欢的事,在这张专辑里,她做了很多。
她也不求专辑能大红大紫,只希望大众能记住一个“唱歌淋漓尽致的李佳薇。”
大声唱,狠狠唱,每天唱。这样将唱歌注入生命的李佳薇,终于再次登上了大舞台——《歌手2025》。
这次归来,很多人发现李佳薇熟悉既陌生。
熟悉的是她依旧高昂的嗓音,陌生的是她的歌声里多了一些故事和感情。
她说,是三年的房产经历,帮助她完成这次成长。
在这期间,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听到了很多不同的故事。与这些人打交道,让她的生活得到了滋养,她也更加懂得如何用声音表达情感。
这次,她选择《天后》这首歌,没有过度的修音和编曲,而是用最本真的嗓音和扎实的唱功,去诠释这个舞台。
她一开口,立马就把观众拉回十年前,群雄混战的《歌手》现场。
那时的李佳薇,过着煎熬的生活,唱着《煎熬》。
而现在,她已蜕变重生,从“卖房天后”蜕变为真正的“天后”。
有人评价说,李佳薇的声音有一种“经济上行期”的美。
她的歌声,会给予那些处于低谷的人力量和希望。
而她本身的唱歌生涯,也是如此。虽然跌跌撞撞,困难重重,但李佳薇始终没有放弃。
与她同期选秀的人大多都消失在舞台,只有她时刻准备着,等待机会的来临。
十年前,她遗憾落败,在镜头前大喊:“我会让大家记住李佳薇。”
十年后重新归来,她做到了。
她打赢的不仅是一个舞台,更是一场生活之仗。
在无人问津时,不断锤炼打磨自己,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机会的来临。
就像她在歌曲《光》中所唱:
我相信,
不绝望能让人长出翅膀,
敢流浪才配有辽阔远方,
我的梦在雨里野蛮生长,
在某天总会划破天空去翱翔,
飞飞飞,
像道光芒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