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神雕侠侣》将一个“情”字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们深深地感慨金庸抛出的“问世间情为何物?”
幸好《神雕侠侣》并不是一个悲剧,男女主角杨过、小龙女历经16年的离别,终于在绝情谷的谷底相拥而泣。
在神雕的末尾,杨过带着小龙女在华山之巅与群雄作揖告别。随着杨过越走越远,郭襄望着杨过的背影再也按捺不住,任凭两行清泪在脸上滑落……
《神雕侠侣》写到这里戛然而止,细心的读者发现金庸的妙笔生花之处:杨过和小龙女是终成眷属了,可年仅16岁的郭襄却坠入情网。
翻开后续之作《倚天屠龙记》,我们又看到郭襄终身未嫁、落发为尼,郭襄为何突然出家?
在《神雕侠侣》的末尾,金庸雪藏了女主小龙女16年之久,在郭襄的身上花费大量的笔墨。
要不是小龙女被金庸复活,郭襄极有可能与杨过越走越近,最后顺利上位,成为神雕大侠的娇妻。
到了《倚天屠龙记》的开篇,金庸以19岁的郭襄作为第一视角,讲述她如何告别父母、如何追寻杨过的精彩故事。
初读《倚天屠龙记》的朋友想必会误以为郭襄是此书的主角,哪知到了《倚天屠龙记》的第三章,金庸却用一句“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将郭襄匆匆写死。
此后,金庸借着他人的对话,展现了郭襄诸多怪异之处。
原著里是这么写的,俞莲舟说道:“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没再能跟杨大侠相会,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注意看金庸的用词,他说郭襄为了追寻杨过走遍天下,却在40岁的那一年忽然大彻大悟。
1、金庸在原著里写道,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一百年来,武林中风波迭起,这对刀剑换了好几次主人。
郭襄离开出生地又离开了父母姐妹,可见杨过在她心目中极其重要,胜过了一切,可为何郭襄却突然停下了追寻神雕大侠的脚步?
2、你以为郭襄是看破了红尘,这才有了皈依之心?若真是这样,该如何解释郭襄自创的峨眉剑法里,有一招唤作黑沼灵狐?
原来当年杨过曾带着郭襄前去黑沼追寻灵狐。而郭襄又将一位爱徒取名为“风陵师太”,这个“风陵”正是杨过和郭襄的初识之地:风陵渡。
这样看来,郭襄并没有忘记杨过,而是将杨过深藏心中。
看到这里是不是大惑不解?以郭襄小东邪的外号,即使杨过已然娶了小龙女为妻,但也无法阻挡郭襄追求爱情的脚步,但该如何解读郭襄宁可落发为尼,也不愿继续追随杨过?
笔者认为,金庸似乎在《倚天屠龙记》里留下一个隐藏剧情,你且看一看襄阳城破之后,杨过又娶了谁为妻。
原来在倚天时代,出现了一位身穿黄衣的女子。黄衫女姓杨,肤色又呈现出古墓派特有的苍白。加之黄衫女当着众人说了一句“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毋庸置疑,黄衫女必是杨过的后人,但黄衫女的祖母是谁,是小龙女么?
答案并不是。
只因黄衫女的出场风格与小龙女有着天壤之别。
小龙女内敛低调,她自幼修持玉女心经,摒除了七情六欲,丝毫不关心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就算孙婆婆惨死于郝大通的掌下也不会流下一滴眼泪。
黄衫女却大相径庭,她屡屡救张无忌于危难之中,且出场前必会传来一阵又一阵琴箫合奏之声,待四名黑衣女子和四名白衣女子按着五行八卦阵的阵位分别站立后,黄衫女这才飘然而至。
与此同时,黄衫女还练成了小龙女和杨过都不会施展的九阴白骨爪。
在屠狮大会上,周芷若凭借速成的九阴白骨爪大显身手,差点让张无忌走火入魔而死。紧要关头,黄衫女使出九阴白骨爪轻轻松松就击败了周芷若,还将《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交到了张无忌的手上。
黄衫女的出场风格与武功路数为何与小龙女全然不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黄衫女的的祖母另有其人,她便是桃花岛一脉的传人程英!
可以预见的是,襄阳城破、郭靖战死的噩耗很快就传到了嘉兴。隐居嘉兴的程英、陆无双和郭靖一家颇有渊源,二女当即奔赴战场,却寡不敌众、命悬一线。
千钧一发之际,闻讯赶来的杨过救出了程英、陆无双。忽必烈贼心不死,他不断派出兵马追杀杨过等人。
杨过只能将程英、陆无双带到古墓,凭借落下的断龙石阻挡蒙古人的千军万马。
小龙女在绝情谷谷底生活了16年,深知情最伤人。眼见程英、陆无双无依无靠、为情所困,小龙女当即劝说杨过,不如将程英、陆无双一并娶了去。
程英、陆无双楚楚可怜,加之小龙女不断劝说,杨过最终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将程英、陆无双一起娶来为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的墙,杨过迎娶程英、陆无双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郭襄耳中。
这样一来,就能解释郭襄为何突然停下追寻杨过的脚步,为何突然落发为尼。
同理,如此解读还能解释黄衫女的出场风格、武功路数为何与小龙女有着天壤之别,只因黄衫女的祖母正是得了《九阴真经》又懂得五行八卦阵法的程英。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