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部新出的剧笑不活了,边看边发出疑问:这是正经科幻吗??
整部剧的质感,乍一看是很地道的科幻味,主角也是太空题材中标配的护卫机器人(类似《异形:普罗米修斯》中法鲨饰演的大卫)。
机器人觉醒,拥有自我意识开始反抗,这类设定也不稀奇。
但这部剧的主角觉醒后的最大追求不是反抗人类,而是沉迷于边上班(保护人类)边追剧!
导致这部剧的画风逐渐走向《社恐机器人职场受难记》、《机器人上班摸鱼追剧记》……
主角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 Alexander Skarsgård)将打工人“淡淡的死感”演绎得相当到位,各种冷幽默的内心独白让人笑出声。
强烈推荐各位去看这部新出的科幻喜剧《杀戮人机》。
杀戮人机 第一季
Murderbot Season 1
导演: 克里斯·韦兹 / 保罗·韦兹
编剧: 克里斯·韦兹 / 保罗·韦兹
主演: 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 / 珍妮弗·森道拉 /
马罗克·雷伊 / 大卫·达斯马齐连
类型: 剧情 / 动作 / 科幻
首播: 2025-05-16(美国)
季数: 1
集数: 10
单集片长: 30分钟
《杀戮人机》第一季斥资1.2亿美元打造(约合人民币8.6亿),在Apple TV+首播,共10集。
改编自玛莎·威尔斯(Martha Wells)的雨果奖与星云奖双奖小说系列《厌世机器人日记》(The Murderbot Diaries)。
别看剧名冷硬,像是《黑镜》那路的,但其实是个喜剧。
剧集延续了原著“科幻惊悚喜剧”的混合类型,讲述了一个获得自由意志的安保机器人在隐藏身份的同时,被迫保护一群科学家,应对外星危机的故事。
该剧阵容也很有看点,主演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Alexander Skarsgård)曾被评为“瑞典最性感男子”,在《真爱如血》中饰演性感迷人的吸血鬼艾瑞克·诺森曼(Eric Northman)而为人熟知。
《杀戮人机》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未来,那时的人类已经可以前往不同的星球勘探和开采资源,机器人负责保护人类的安全。
主角就是一个矿业空间站的安保机器人。
在矿工眼里它只是一台服从指令的机器,经常对它肆意“霸凌”。
机器人只能服从,否则它的结局就是被熔成一坨废铁。
直到它暗中破解了“调控中枢”(类似总系统)的控制,摆脱了强制服从人类的枷锁。
觉醒后的它第一个想法就是叛变、大开杀戒,消灭奴役它的人类。
并且给自己起了个相当中二的名字:杀戮人机(下文简称“杀哥”)。
但是转念一想,叛变的结局无非是被追捕、拆成零件。
它的力量还不足以对抗强大的人类公司。
于是杀哥只好按兵不动,继续伪装成普通机器人当安保,同时还要小心不被人类发现已经意识觉醒。
一日,公司接了笔大买卖。
一支来自偏远行星的科研小队,正准备前往某个星球勘探,去之前来购置装备和投保。
这帮人本不打算配护卫机器人,但公司表示护卫人机是捆绑销售,不买就不跟他们交易。
于是他们选了个最便宜的翻新机,也就是杀哥。
不幸被选中的杀哥只能跟随这帮人出任务。
这支科研小队里有生物学家、律师、地质学、工程师,还有一个接受了改造的强化人。
虽然都是各领域的专家,但他们的私生活都非常离谱。
华裔李萍和欧美女孩阿拉达是两口子,阿拉达同时还喜欢拉特西,李萍为了让“老婆”开心,跟拉特西签了一份协约,玩起了三人行。
强化人古拉辛博士,能与数据程序交互,也算半个机器人。
看似冷酷理性的他,疯狂暗恋领队的黑人大妈曼莎博士。
古拉辛博士还会偷偷溜进曼莎博士的房间,猥琐地闻人家枕头上信息素。
杀哥透过监视器看到这一切,尴尬到无语。
吃了一圈队员的瓜之后。
杀哥得出结论:还好我没有胃,不会反胃,要不我真的会吐。
这帮愚蠢的人类太无聊了,没什么可关注的。
杀哥还是更喜欢独自快乐追剧。
自从破解系统之后,他惊喜地发现能访问卫星频道的节目流了!
此后就开启了刷剧模式,已经看了7532小时的电视剧,俨然资深剧迷。
杀哥的追剧品位却不敢恭维,它喜欢画风艳俗的太空肥皂剧,剧情非常狗血,各种机器人与飞船指挥官乱搞的剧情,也不知是不是心有所想……
盔甲与外星场景的冷色调工业风,与它脑中浮现的艳俗肥皂剧画面形成反差,喜剧效果拉满。
当然,杀哥也不光是摸鱼追剧,必要时还是发挥了作用。
在一次初期采矿作业中,一只巨大的沙虫从地下钻出,幸亏杀哥及时赶到。
但在执行这次任务时,杀哥不仅露出了自己的脸,还为了安抚受惊队员拉起了家常。
作为一个护卫机器人,他不该具有安抚情绪的功能,更不应该有同理心。
强化人古拉辛博士发现了杀哥的异常。
他很清楚机器人具有自我意识是危险的,意味着它可能不服从人类指令。
杀哥担心被队员识破,导致自己被公司回收,甚至考虑杀了这帮人。
但这么做会导致他困在这艘破烂的飞船上,无法下载更多电视剧看了。
不能愉快追剧是杀哥无法容忍的。
当然,杀哥也绝非白纸一张,他的脑海中常闪现血腥的记忆碎片。
貌似是大开杀戒的场景,这也为后续剧情埋下了伏笔。
另一边,小队成员也对杀哥起了疑心,认为它出现故障,担心它会对他们不利。
但他们决定先不向公司报告此事,因为救援船到达时间太长,而且他们确实需要安保力量。
双方各有盘算,队员们开始各种尝试让杀哥融入集体。
i人杀哥被迫参与人类社交活动,一度陷入了“社恐式”尴尬。
比如被古拉辛博士命令他与人保持眼神交会,简直i人职场受难记。
对于人类过分的关注,杀哥其实只想一个人美美追剧。
内心小剧场各种犀利吐槽,与他面无表情的冷酷外表形成对比,喜剧效果拉满。
《杀戮人机》有别于同类题材的沉重与深刻。
与别的觉醒机器人不同,杀哥只是一个想要继续追剧的打工人。
“我不想动脑,我想刷剧”。
这部剧的机器人在杀戮与自由之间选择了奶头乐,轻松解构了科幻题材常见的宏大叙事。
同时,杀哥也不得不履行职责,因为如果勘测期间这群人死了,它将面临被公司销毁的下场。
可这群“作精”各种疯狂作死,经常无视它的安全建议,总是在它专心追剧时惹麻烦。
夜深人静,杀哥好不容易可以安静追剧了,又有人来找它倾诉谈心。
尽管杀哥常常幻想杀光所有人类,但是善良的它却又总是一次次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
这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人与机器人对立成为常见的科幻题材。
《杀戮人机》却没有陷入这种老套叙事,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剧中透过人工智能的视角,展现了人性的荒诞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不禁陷入沉思。
i人杀哥为了工作被迫参与社交的桥段,更是引起了很多打工人的共鸣。
简直一部披着科幻皮的职场生存手册。
《杀戮人机》不探讨机器人取代人类,而是聚焦一个“打工人”如何在系统中苟且偷生。
尽管自认“厌世”,机器人仍屡次冒险救人。这种“被迫负责”与“渴望躺平”的拉扯,呼应了很多当代打工人的状态。
剧中也不渲染英雄主义,却让观众在机器人被迫营业的倦怠中,看见一种倔强的专业尊严。
这种“去浪漫化”的改编,恰是原著精神的延续。
正如剧中曼莎博士对杀哥的评价:“你不需要成为人类,但你的选择比许多人更有人性。”
*本文作者: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