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影帝。
钱琳琳,央视主持人。
一个是出身普通、十年跑龙套的军艺演员,一个是科班出身、离异带子的气质主播。
年龄相差六岁,身份地位悬殊,他们的结合曾被质疑,但15年过去,这段低调婚姻却走出了自己的答案。
钱琳琳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
毕业后,她没有选择走演唱路线,而是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音乐记者工作。
凭借扎实的音乐素养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她迅速获得重用,后转至央视,成为音乐类栏目的主持人,主持过《九州艺苑》《中国民歌榜》《中国文艺》等节目。
1998年,她因采访民歌手魏金栋而结识围棋九段棋手郑弘。两人经魏金栋介绍相识、相恋,2000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但由于工作性质差异、性格不合等原因,这段婚姻最终走向解体。离婚后,钱琳琳独自抚养儿子,继续在央视从事主持工作。
相比之下,张译出身普通,人生起点并不高。
他曾梦想成为广播电视主持人,但高考因名额问题未能如愿,随后进入部队文工团做文艺兵,开始接触表演。
在演艺圈,他没有“星二代”背景,也没有俊朗的外表,一度被团里领导评价为“不适合演戏”。他十年跑龙套,出演无数群众角色,经济拮据,连房租都成问题。
感情上,他曾有一段青涩初恋,对象是一位叫小美的女孩。
两人因家庭背景差异分手,数年后,小美在一场车祸中成植物人,张译至今仍每年探望,情谊未断。
2006年,《士兵突击》播出后,张译受邀参加央视某栏目。
录制当天,北京下起大雨,他在台里门口避雨时,遇到刚下班的钱琳琳。钱主动递伞,两人同行交谈。
几天后,张译打电话借口“还伞”,约她吃面。餐桌上,两人谈及彼此生活。
张译坦言出身普通,收入不高,也并不确定演艺未来;钱琳琳则直言自己离异、育有一子。
张译当即表示:“我不在乎过去,也不在乎孩子,我可以把他当自己孩子一样看。”
这场坦白,拉近了两颗谨慎的心。相识两月后,他们开始恋爱,张译逐渐融入钱琳琳的生活。
张译比钱琳琳小6岁,初识时他事业尚未起步,而钱琳琳已是央视一线女主持。
这段关系并不被钱家父母看好。
但张译用实际行动赢得认可。他经常为未来岳父母买药送餐,即使在拍戏期间也不忘打电话问候。婚后,他坚持将钱琳琳的父母当作亲生父母看待。
更重要的是,张译主动提出“不生孩子”的决定。他理解妻子作为单亲妈妈的压力,并愿意承担起抚养继子的责任。
这对夫妻达成一致,选择“丁克”生活。钱琳琳退出主持岗位,转向家庭,全力支持张译事业。
张译的转机始于《士兵突击》,凭借“史今班长”一角获得关注。
但真正奠定地位的,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鸡毛飞上天》《亲爱的》《悬崖之上》《万里归途》等作品。
拍戏期间,他以严谨著称,不接烂戏、不走捷径,每个角色都投入极大心力。
在这背后,钱琳琳始终扮演着“隐形经纪人”的角色。
她不参与剧本选择,但帮他打理生活琐事、照顾家庭,为他排除一切后顾之忧。
朋友曾问张译:“你在片场那么拼,家里还好吗?”他淡淡回答:“我媳妇挺能干。”
多年婚姻中,二人鲜少公开秀恩爱,却在细节中体现亲密。
张译拍戏时,常向剧组请假回家照顾生病的妻子;钱琳琳则坚持每日做饭。
在采访中,他也从未回避对妻子的感激。他说:“我这人,不懂浪漫,但我记得她爱吃什么,记得她爱看的电影。”
钱琳琳曾评价他:张译像一本沉默的书,越读越厚,但从不会自我吹嘘。
对于妻子前一段婚姻留下的儿子,张译从未“区分对待”。
他陪孩子打球、辅导作业、参加家长会,并鼓励他按照兴趣发展。孩子现已大学毕业,两人关系更像朋友。
张译也从未刻意在公众场合强调“继子”概念。
2022年,两人再度被拍到在北京某火锅店共进晚餐,餐后并肩散步,举止自然如常。
媒体问他结婚15年是否感到厌倦,他笑答:我们家饭都没吃腻,哪来的厌倦。
当下,张译正处于暂时息影的状态。
在4月27日,凭借在电影《三大队》中刑警程兵一角 ,他第二次斩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三位 “二封影帝” 的男演员。
然而在获奖后的采访里,他宣布要暂时息影 “充电”。
对于两人的婚姻,有网友认为:“只能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这个女的想一心一意的照顾自己的孩子。对张译是不公平的……”
“张译应该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否则以后老了会后悔的。”
这段婚姻,有三个关键词:姐弟恋、二婚、丁克。
在传统眼光看来,这样的组合充满“不确定性”。
但张译与钱琳琳,用15年的陪伴、接纳、共担、尊重,走出了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