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犯下的错,老了终于受到惩罚了!
已经66岁的王朔,同龄人都在幸福的养老,
只有他,一个人住在漏雨的破房子里,被各种病缠身,
就连唯一的女儿甚至都想和他老死不相往来!
甚至不惜说出,让王朔别死屋里,怕房子不好卖,这样的话。
如今,王朔没有人陪,只能养几只小猫作伴,
因为各种病,他哪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家里看手机,
而且他只会笑着掩饰尴尬的说:“眼睛都快刷废了,一天能看十小时,啥都看,就是不想看自己年轻时的视频,太肉麻。”
他现在的凄惨,完全是在为他年轻时的轻狂买单。
王朔年轻时,那真是风光无限,
作品一部接一部地被搬上银幕,电视剧《渴望》更是创下收视奇迹。
他在京圈,几乎无人不知,
写《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字里行间透着不羁。
他的小说不仅风靡一时,还被改编成电影,1988年甚至被称为“王朔年”。
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朋友围着转,
大导演冯小刚,姜文这些人都是他的铁杆兄弟,他们一起留下无数经典。
王朔的文字不只幽默,还带着一股子狠劲儿。
他敢说敢写,谁都敢怼。
金庸的武侠被他批“媚俗”,余华的《活着》被他说“回南方写散文去”,
就连贾平凹,余秋雨也没逃过他的冷嘲热讽。
他这张嘴,得罪了无数人,圈里圈外都给他扣了个狂生的帽子。
可他不在乎,年轻时的王朔,活得就是这么肆意。
可再耀眼的人,也有跌落的时候。
而他的感情,就是他跌落的开始!
在1984年,他和北舞出身的沈旭佳一见钟情,
不久就结婚生女,女儿取名王咪。
生活本该美满,可到了90年代,他爱上了比自己小16岁的徐静蕾,
徐静蕾为了赶走沈旭佳,竟然还直接上门挑衅,王朔还漠视不管,
沈旭佳心灰意冷,带着6岁的王咪远走国外。
多年后,王朔提起这段往事,语气里满是悔恨: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前妻和女儿。
他不是没尝试弥补,离婚后,他按时寄去抚养费,
一有空就飞去看王咪,还写下《致女儿书》,字字句句都是父亲的愧疚和爱。
他对女儿的要求很简单:我不要她成功,我只希望她快快乐乐过一生。
这话听来真心实意,可家庭的裂痕哪是几封信就能修补的?
王咪长大后,学成归国,
还成了媒体编辑,还嫁给了画家之子朱砂,人生看似顺风顺水。
可2013年她的婚礼上,却没有邀请王朔。
王朔的好友,葛优等人都去送嫁,唯独他迟迟没有出现。
王咪对父亲的态度,复杂得让人心疼,
她曾说自己很幸运,有一对宽容的父母,
可她也曾冷冷地说:有些错误是无法原谅的。
这些年,她经历了太多失望,
这些也让她变得越来越冷漠,和王朔的关系越来越远,
在父女俩的一次闲聊中,王朔提到自己可能会死在家里,
王咪半开玩笑地回了句:别死屋里,房子不好卖,院子里也行。
这话乍听有点刺耳,可仔细想想,这是父女间特有的默契。
王咪知道父亲豁达,用玩笑来冲淡死亡话题的沉重。
可她心底的难过,谁又能真正懂呢?
看着父亲一天天老去,她可能虽然带着一点小时候的恨,但她大概比谁都舍不得。
王朔的落寞,不只在家庭,也在事业,
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是文坛的弄潮儿,
冯小刚、马未都,这些一个个都是他的兄弟。
可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一切都变了。
人们的注意力被短视频,综艺节目抢走,严肃文学渐渐没了市场。
他的犀利精神,在快节奏的文化里显得格格不入。
虽然后期,他参与编剧了《非诚勿扰2》《私人订制》,
可被观众喷得狗血淋头,甚至还拿了金扫帚奖。
这对一个曾经以犀利著称的作家来说,是多大的打击。
更糟的是,大环境越来越严,
在90年代中期,他和冯小刚合作的几部电影接连被卡,
他无奈远走美国,试图逃避压力。
可等他2010年回来,却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创作的灵感没了,热情也熄了。
曾经的京圈兄弟,也因为理念不同渐渐疏远。
他苦笑着说:那些围着我的朋友,就像闻不到味儿的狗,一个个往后缩。
这话听着扎心,却是他晚年孤独的真实写照。
现在的王朔,独自住在北京的老房子里,
屋子破得不行,漏雨也不修,
暖气片吱吱叫,冬天冷得让人哆嗦。
他的身体也不争气,干眼症、高血脂、血压血糖问题一个接一个,痛风严重到连肉都不敢吃。
他笑着说:六月了,别人穿短袖,我还裹着长袖。
他甚至开始琢磨自己的身后事,半开玩笑地说:估计哪天就中风走了,最好死在家里,和院里的猫埋一块儿。
这话听着豁达,可谁能听不出那份孤单?
王朔的晚年,少了当年的张扬,多了对生死的平静。
他曾说,人生的归宿不是什么流芳百世,而是在墙角晒晒太阳。
这话简单,却道尽了他对人生的体悟。
别等老了才后悔,别等失去才珍惜。
现在他还是那个王朔,骨子里带着不羁,只是岁月让他学会了和自己和解。
编辑:小脑袋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