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实习生 甘小凡

金钟奖开幕演出 图据主办方
10月18日至29日,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以下简称“金钟奖”)在成都盛大举办。作为中国音乐界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大奖,金钟奖自2019年首次落户成都以来,已连续四届与这座城市深度绑定,形成了“奖城共生、互促共荣”的独特模式。
这场音乐盛宴不仅为成都注入了浓郁的艺术氛围,更成为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升级、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书写了一段“音乐与城市”共融共生的深度故事。
国家级音乐盛典:
规模空前,亮点精彩纷呈
管弦乐演奏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悠扬二胡带来的《蒙山沂水情》、小提琴带来的奔放《卡门幻想曲》……这是10月24日晚,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钟之星器乐专场音乐会的盛况。

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获奖作品 (管弦乐)音乐会 图据主办方
指挥家夏小汤执棒深圳交响乐团,联袂多位金钟奖往届获奖者,以一场兼具民族神韵与国际水准的听觉盛宴,生动诠释了“时代金钟・华彩乐章”主题。音乐会在鲍元恺所作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中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拉开帷幕。这部改编自四川民歌的管弦乐作品,以明快活泼的旋律将巴蜀大地的生活气息与乐观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整场演出奠定了热烈欢快的基调。
“成都这座城市的音乐氛围让我印象深刻。一方面有着极具烟火气的亲切感,另一方面又像火锅般热烈,浓郁又真切。”唢呐演奏家张倩渊曾多次来到成都。当晚表演的《腔调》就是一首饱含成都特色的唢呐作品。她介绍,该作品由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苏潇教授为其量身创作,融入了川剧高腔等元素。而在当晚的表演中,又以“唢呐与交响乐队”的形式呈现,以此为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献上独特的音乐礼物。
音乐盛典不止在演奏厅回响,也贯穿在成都的街头巷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10月23日,成都新都区桂湖公园升庵书院内传来杨洪基深沉大气的歌声,广大市民和游客也禁不住跟着合唱了起来。这是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快闪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邀请到著名歌唱家杨洪基,与成都本地孩童及广大市民共同演绎经典名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大家在音乐的流动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在桂湖畔久久回荡。市民们迟迟不愿散去,纷纷与演唱者合影、交流。这场不期而遇的音乐快闪活动,不仅让经典老歌焕发新生,更在金秋的成都,播下了又一颗音乐的种子——它终将在这座热爱艺术的城市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金钟奖快闪活动 图据主办方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本届金钟奖汇聚全国音乐界顶尖力量,378名经全国选拔的优秀选手来蓉参赛,近百名知名艺术家担任评委及演出嘉宾,近400人规模的专业乐团全程助力,覆盖“听、看、参与”全维度体验。在为期11天的赛程中,金钟奖将陆续开展6个项目的复赛、半决赛、决赛,以及专场音乐会、惠民演出等,总计80余场赛事及配套活动。
成都“音乐+文旅”融合:
以赛为媒,激活城市消费活力
作为连续四届金钟奖承办城市,成都始终以“以赛促旅、文旅共生”为核心思路,将国家级音乐赛事与城市文旅资源深度耦合,形成可复制的“音乐+文旅”融合经验。依托金钟奖品牌效应,成都已成功打造音乐主题旅游线路、文创消费场景与惠民演出体系;成都音乐坊串联黑胶广场、音乐大道打造的“音乐+文旅”特色路线,更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同时,成都坚实的文旅硬件为盛会提供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08个专业演艺场馆,每百万人拥有量达5.8个;2025年1-9月,全市开展营业性演出2.3万余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92场,票房收入超16亿元,带动综合消费73亿元;接待游客2.4亿人次,旅游总花费3266.4亿元。这些数据为金钟奖赋能文旅奠定坚实基础。

金钟奖快闪活动 图据主办方
奖城共生共赢:
双向赋能,铸就“国际音乐之都”基石
金钟奖与成都的结缘,并非偶然。作为中国音乐发展的“风向标”“晴雨表”和“聚宝盆”,金钟奖需要一个兼具文化底蕴、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的城市作为载体;而成都,作为“国际音乐之都”的候选者,正需要金钟奖这样的国家级平台,提升城市音乐品牌影响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自2019年首次牵手,金钟奖与成都已形成深度互促的良性生态——城市为赛事提供优质土壤,赛事为城市注入发展动能。这份双向赋能不仅体现在数据层面:截至2024年,成都依托“金钟效应”汇聚6.5万音乐创作人才、3600余家音乐企业,音乐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更体现在城市软实力提升上,韩红工作室、戴玉强声乐艺术中心等机构落地运营,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巡演等国际文化活动,持续强化成都“国际音乐之都”的全球影响力。
对市民而言,金钟奖带来的文化红利触手可及。连续四届赛事期间,“金钟之星”惠民演出、音乐大师讲堂等千余场公益活动走进社区与校园,第十四届更有20余场街头互动演出辐射30万人次,让高雅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本土原创音乐也借势崛起,交响乐《金面》、歌曲《玉盘》等“成都造”作品不仅登上金钟奖舞台,更入选全国优秀作品、登陆央视春晚,激发本土创作活力。2024年,成都与中国音协签约承办第十五至十七届金钟奖,标志着这份“奖城情谊”进入新阶段。
这个金秋,成都正以专业的场馆设施、暖心的城市服务与浓厚的人文氛围,迎接全国各地音乐人的到来。广大市民、游客及音乐爱好者可共赴这场音乐之约,在金钟雅韵中感受成都的独特魅力,共同见证“时代金钟”与“国际音乐之都”的又一次精彩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