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网络剧《长相思》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文艺局、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广东省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
广东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管理处副处长许彦宁表示,《长相思》是广东推动精品粤产剧创作生产的成果,也是粤产剧艺术创新与卓越品质的崭新起点。该剧既彰显古装意蕴、又深化现实关照,是一部颇具人文共鸣的影视作品,对中式美学海外传播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表示,该剧一经开播就创造了多个收视纪录,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它不仅有家国天下的文化格局和情感认同,更有贴近现实的内容叙事和人格描摹,为年轻一代的观众提供了正向的价值引领。
小说原著、本剧编剧桐华分享了小说和剧本创作过程中的新体验,在《长相思》的剧本改编过程中,抛弃了小说的单一视角,转而用第三视角来重新梳理故事中的隐藏线索和世界观。她表示,将黑白的文字转化为彩色的世界向观众呈现,是一段令人兴奋的过程。
本剧总导演秦榛围绕创作过程中的人物塑造、镜头语言、美术置景、后期创作等做了细致分享。她表示,创作初期就被该剧的故事内核和宏大的故事背景所吸引,为了塑造这一细腻温暖的奇幻世界,前后筹备花费15个月,最终完成了这部融合了情感探讨、命运抉择的现实主义新古装作品。
本剧美术总监郑辰分享了参与该剧美术创作的心得,表示该剧的美术置景以中式美学为基础,从打磨剧本开始,逐步建立剧中的美术世界观。针对西炎、辰荣、皓翎、清水镇这四个完全不同的地理风貌,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青铜器装饰纹样和吴越地区的江南元素,是一次有挑战、有收获的创作体验。
本剧原创音乐董冬冬表示,音乐创作团队针对剧中不同的地理风貌、人物各异的性格,融合了交响乐、电子乐、唢呐等中国传统乐器创作了原创音乐作品,并随着剧情的推进做了细致调整。
本剧编剧王晶认为,《长相思》的创作之旅艰难重重,但正是这些挑战推动了创作团队的创新突破,这种以人物为核心,由内而外、自下而上的创作模式,使得整个故事仿佛拥有了生命,呈现出了“以人物为核心”“活态叙事”的艺术特质。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光明日报》文艺部编务统筹、高级编辑李春利,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卢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海龙,知名剧评人李星文等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认为该剧虚构有据、想象有凭,在虚构故事中融合了历史的客观存在,延续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和家国大义,突出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美学意蕴,是对网络剧高质量发展有益、有效的探索。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古装剧如何“承古烁今”,走出同质化走向个性化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网络剧《长相思》改编自桐华的同名小说,于2023年播出第一季、2024年播出第二季,播出后收获了较大的市场声量和较好的观众口碑,各项播出指标亮眼。该剧以对《山海经》经典IP的重新演绎,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用独特的东方美学呈现出属于中国人的幻想神话世界。